close

【聯合報╱記者史榮恩/台北報導】

YouTube邀內容業者共同推動內容識別機制,化解侵權危機同時保護創作者權益。 記者史榮恩/攝影

愈來愈多人自製影片上傳至YouTube,YouTube結合影音內容業者在台推動「內容識別系統」,自動比對、辨識上傳影片有無侵權,版權所有者可封鎖此內容,或和上傳者分享廣告收益,不僅為侵權上傳者解套,也讓版權所有者擴大宣傳並獲利。

YouTube內容識別系統已在全球推動了5、6年,超過五成選擇與上傳者分享廣告收益;江南大叔就是最佳案例。YouTube大中華區技術管理負責人葉 佳威說,識別系統找出超過40萬支內含江南Style音樂內容的影片,總瀏覽量超過25億次,遠超過官方影片。版權所有者YG娛樂選擇獲利模式,不僅讓江 南Style瀏覽量往上攀升,業者也有更多收入來源,大量的個別上傳者也不必背負侵權風險。

據統計,YouTube上可獲利的影片有超過1/3,是來自內容識別的授權。

上傳影片最常看到在自製影片中,加上音樂或MV影片展現自己歌喉,滾石國際音樂影音資料中心協理李天芳說,只要用了有版權的音樂或影片,就不能視為原創內 容。透過內容識別系統可快速針對侵權內容採取措施,如果封鎖,影片上傳後就是黑畫面。目前滾石採開放態度,讓網友使用影音內容,但新曲在上架一周內會封 鎖,之後再開放。

YouTube內容識別也建立了一套申訴制度,只要有證據,可讓版權擁有者撤銷侵權聲明。

這套內容識別系統在中國大陸市場暫無用武之地,像周董電影「天台」上映之際,大陸已有人上傳全片。創映電影經理江秉承說,目前對中國大陸市場沒轍,但至少在其他地區安心不少,甚至可針對不同地區製作預告片,並設定不同地區瀏覽者的觀看權限,操作更精細的行銷策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馬堤 的頭像
    馬堤

    馬堤的剪報筆記

    馬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