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日前,中國聯通進行2011年WLAN設備集採招標,再一次推高了WLAN在運營級無線寬帶接入市場中的地位。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無線數據流量呈爆炸式增長,多種調查來源均顯示,有70%~80%的移動數據業務發生在室內環境,用戶通過筆記本電腦、上網本和智能終端設備上網。 WLAN技術恰恰是針對室內固定或低速移動場景而設計,具有非常高的數據吞吐量,可以很好地滿足室內移動數據業務的需求。運營商已將WLAN視為3G的有效補充,大力發展“3G+WLAN”。
一樣的策略不一樣的困難
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可較快地部署WLAN熱點。中國移動卻無法借助原有的有線網絡,有效實現LAN的承載。
對比成熟市場,我國已經開始進入數據爆發的拐點。華泰聯合證券分析報告顯示,中國移動無線網絡利用率在2010年開始的半年內激增15%,達到了危險的78.3%,而2010年中國移動31個省市中有27個利用率超過了警戒線70%。
應對網絡過載問題,擺在運營商面前有兩個選擇,其一是將3G技術向HSUPA、HSPA+升級和擴容,增加下行傳輸速率;其二,可以利用無線寬帶接入技術WIFI為3G分流。 WIFI在傳輸速率和成本方面有著絕對優勢。例如,當前基於IEEE802.11n標準的WLAN的最高傳輸速率可達600Mbps,大大高於3G技術。成本優勢體現在WIFI速度要比3G快10倍,流量費卻低了將近70%。對於運營商而言,建設成本比3G升級低了50%,主要是因為2.4GHz的公共頻段成本基本為零,同時用於建設WIFI的設備成本也比3G低得多。據In-Stat統計,2010年底三大運營商的WLAN熱點數目達到28.5萬個。
第一個提出互補策略的是中國電信,CDMA2000+WLAN推動其加快移動固網融合;中國聯通和中國移動此後也提出了相似策略。 WLAN作為固網寬帶接入的一種無線補充技術,對有線網絡有著比較強的依賴,所以中國移動WLAN的建設必將與其他兩個運營商不同,今年2月份,中國移動董事長王建宙稱,中國移動將再建設100萬個熱點。這些WLAN熱點均兼容WIFI和WAPI兩大標準。
如何建設這些熱點,如何進入已經有其他運營商WLAN網絡的辦公區、咖啡店、酒店和機場等地區? “中國移動利用2G/3G/WLAN/未來LTE的不同覆蓋和承載能力,為無線城市提供完善的承載網絡,並藉助無線城市促進WLAN建設。”中國移動副總裁魯向東說,“目前我們已經在77個城市啟動了無線城市建設。”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相關人士分析認為:雖然100萬熱點是個很大的數字,但是中國移動的WLAN部署還處在初級階段,目前的主要功能仍然是緩解熱點地區3G網絡的壓力。不過,目前在一些高檔住宅區,中國移動的WLAN已經實現覆蓋。不排除未來中國移動通過WLAN來搶占電信、聯通寬帶用戶,彌補自身固網資源不足的可能。
WLAN與3G的平滑切換是難題
實現用戶從3G到WLAN的平滑切換,WLAN的數據分流任務才會順暢完成。
“目前,國內WLAN最大的問題就是認證太繁瑣,每次接入都要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很多用戶因此放棄了WLAN。”Gartner研究總監沈哲怡說。
運營商已經註意到了這個問題。在此次中國聯通WLAN招標中,進入第一陣營的華為公司提供了2G/3G/WLAN統一鑑權認證系統,使用iPhone等智能手機的用戶感知無差異,無需輸入用戶名和密碼便可以自動接入到中國聯通的高速WLAN網絡中。這不僅提高了用戶使用WLAN的便利性,而且有效規避WLAN接入的安全性問題。中國聯通也因此獲得更多的用戶資源和收益。
但解決WLAN的認證僅僅是WLAN與3G協同發展的第一步,要使WLAN能夠在運營級網絡中發揮作用,還需要在可管理可運營、業務的連續性、網絡管理、終端和頻譜資源等方面取得進展。在可運營可管理方面,存在統一鑑權、認證、計費、管理的問題;在業務的連續性方面,存在業務平滑切換、支持業務漫遊的問題;在網絡管理方面,存在網絡資源的集中監控、遠程配置和維護管理的問題;在終端方面,需要支持3G/WLAN雙模式平滑切換;在頻譜資源方面,需要依據業務發展合理分配頻譜資源。
談到業務的平滑切換,博通公司資深副總裁、無線局域網絡事業部總經理Michael Hurlston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在蜂窩網和IP網之間切換是有很大難度的,如果一個語音呼叫想在兩網之間無縫切換,那麼漫遊交換設備必須得到發展。他告訴記者,有幾家公司正在研究這項技術,但是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相對成熟的方案。
WLAN市場放大催生新技術
2011年WLAN市場的規模將激增到25億元,同比增長152%。
華泰聯合證券分析報告稱,以7~10個AP組成一個熱點來計算,2010年我國WLAN設備市場規模為9.9億元,而根據三大運營商2011年計劃計算,預計到2013年WLAN市場規模將達到76億元,未來三年復合增長率接近100%。與此同時,WLAN工程服務市場將同比增長,2010年規模僅為7.9億元,2011年將達到23.7億元,同比增長200%。預計到2013年將達到79.8億元,未來3年復合增長率為115%。
“無線城市”採用了802.11n技術進行大面積的覆蓋,運營商可以將數據流量從蜂窩網中分流到帶寬明顯更大的IP網上。 Michael Hurlston告訴記者,隨著下一代WIFI技術802.11ac的到來,無線城市的構想會更加現實。 802.11ac在覆蓋範圍、傳輸速率上進一步提升,可以用更少的熱點實現城域級覆蓋。
WLAN電信級市場的增長也帶來了相應的創新技術。 “在運營商能夠提供WLAN網絡的地方,博通專有的漫遊算法允許手機自動連接到熱點。博通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解決方案可以讓運營商產生更多的利潤,這個方案的特點是手機成為一個熱點,它通過蜂窩網連接到雲上,而其他設備通過WIFI連接到這台手機上。這樣,多種設備可以通過手機連接到網上。”Michael Hurlston說。
來源劉晶)
(責任編輯:Newshoo)

一樣的策略不一樣的困難
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可較快地部署WLAN熱點。中國移動卻無法借助原有的有線網絡,有效實現LAN的承載。
對比成熟市場,我國已經開始進入數據爆發的拐點。華泰聯合證券分析報告顯示,中國移動無線網絡利用率在2010年開始的半年內激增15%,達到了危險的78.3%,而2010年中國移動31個省市中有27個利用率超過了警戒線70%。
應對網絡過載問題,擺在運營商面前有兩個選擇,其一是將3G技術向HSUPA、HSPA+升級和擴容,增加下行傳輸速率;其二,可以利用無線寬帶接入技術WIFI為3G分流。 WIFI在傳輸速率和成本方面有著絕對優勢。例如,當前基於IEEE802.11n標準的WLAN的最高傳輸速率可達600Mbps,大大高於3G技術。成本優勢體現在WIFI速度要比3G快10倍,流量費卻低了將近70%。對於運營商而言,建設成本比3G升級低了50%,主要是因為2.4GHz的公共頻段成本基本為零,同時用於建設WIFI的設備成本也比3G低得多。據In-Stat統計,2010年底三大運營商的WLAN熱點數目達到28.5萬個。
第一個提出互補策略的是中國電信,CDMA2000+WLAN推動其加快移動固網融合;中國聯通和中國移動此後也提出了相似策略。 WLAN作為固網寬帶接入的一種無線補充技術,對有線網絡有著比較強的依賴,所以中國移動WLAN的建設必將與其他兩個運營商不同,今年2月份,中國移動董事長王建宙稱,中國移動將再建設100萬個熱點。這些WLAN熱點均兼容WIFI和WAPI兩大標準。
如何建設這些熱點,如何進入已經有其他運營商WLAN網絡的辦公區、咖啡店、酒店和機場等地區? “中國移動利用2G/3G/WLAN/未來LTE的不同覆蓋和承載能力,為無線城市提供完善的承載網絡,並藉助無線城市促進WLAN建設。”中國移動副總裁魯向東說,“目前我們已經在77個城市啟動了無線城市建設。”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相關人士分析認為:雖然100萬熱點是個很大的數字,但是中國移動的WLAN部署還處在初級階段,目前的主要功能仍然是緩解熱點地區3G網絡的壓力。不過,目前在一些高檔住宅區,中國移動的WLAN已經實現覆蓋。不排除未來中國移動通過WLAN來搶占電信、聯通寬帶用戶,彌補自身固網資源不足的可能。
WLAN與3G的平滑切換是難題
實現用戶從3G到WLAN的平滑切換,WLAN的數據分流任務才會順暢完成。
“目前,國內WLAN最大的問題就是認證太繁瑣,每次接入都要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很多用戶因此放棄了WLAN。”Gartner研究總監沈哲怡說。
運營商已經註意到了這個問題。在此次中國聯通WLAN招標中,進入第一陣營的華為公司提供了2G/3G/WLAN統一鑑權認證系統,使用iPhone等智能手機的用戶感知無差異,無需輸入用戶名和密碼便可以自動接入到中國聯通的高速WLAN網絡中。這不僅提高了用戶使用WLAN的便利性,而且有效規避WLAN接入的安全性問題。中國聯通也因此獲得更多的用戶資源和收益。
但解決WLAN的認證僅僅是WLAN與3G協同發展的第一步,要使WLAN能夠在運營級網絡中發揮作用,還需要在可管理可運營、業務的連續性、網絡管理、終端和頻譜資源等方面取得進展。在可運營可管理方面,存在統一鑑權、認證、計費、管理的問題;在業務的連續性方面,存在業務平滑切換、支持業務漫遊的問題;在網絡管理方面,存在網絡資源的集中監控、遠程配置和維護管理的問題;在終端方面,需要支持3G/WLAN雙模式平滑切換;在頻譜資源方面,需要依據業務發展合理分配頻譜資源。
談到業務的平滑切換,博通公司資深副總裁、無線局域網絡事業部總經理Michael Hurlston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在蜂窩網和IP網之間切換是有很大難度的,如果一個語音呼叫想在兩網之間無縫切換,那麼漫遊交換設備必須得到發展。他告訴記者,有幾家公司正在研究這項技術,但是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相對成熟的方案。
WLAN市場放大催生新技術
2011年WLAN市場的規模將激增到25億元,同比增長152%。
華泰聯合證券分析報告稱,以7~10個AP組成一個熱點來計算,2010年我國WLAN設備市場規模為9.9億元,而根據三大運營商2011年計劃計算,預計到2013年WLAN市場規模將達到76億元,未來三年復合增長率接近100%。與此同時,WLAN工程服務市場將同比增長,2010年規模僅為7.9億元,2011年將達到23.7億元,同比增長200%。預計到2013年將達到79.8億元,未來3年復合增長率為115%。
“無線城市”採用了802.11n技術進行大面積的覆蓋,運營商可以將數據流量從蜂窩網中分流到帶寬明顯更大的IP網上。 Michael Hurlston告訴記者,隨著下一代WIFI技術802.11ac的到來,無線城市的構想會更加現實。 802.11ac在覆蓋範圍、傳輸速率上進一步提升,可以用更少的熱點實現城域級覆蓋。
WLAN電信級市場的增長也帶來了相應的創新技術。 “在運營商能夠提供WLAN網絡的地方,博通專有的漫遊算法允許手機自動連接到熱點。博通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解決方案可以讓運營商產生更多的利潤,這個方案的特點是手機成為一個熱點,它通過蜂窩網連接到雲上,而其他設備通過WIFI連接到這台手機上。這樣,多種設備可以通過手機連接到網上。”Michael Hurlston說。
來源劉晶)
(責任編輯:Newshoo)

本报记者 刘晶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