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 TV六大關鍵成功要素:使用者介面、遊戲、網路瀏覽器、OTT Video、社交網路、搜尋工具


文/拓墣產業研究所提供

Smart TV雖仍處於起步階段,但2011至2012年的出貨量成長數字預計將十分驚人,而2011年由智慧行動終端所掀起的科技產業典範轉移,終究有一天亦將蔓延到TV。根據拓墣產業研究所預測顯示,全球Smart TV出貨量將有機會從2010年的704萬台成長到2011年的2,518萬台,佔整體TV比重的10.4%;隨著更多TV品牌業者推出新款Smart TV,2012年全球Smart TV出貨量可望增加至5,285萬台,年成長逾100%,佔整體TV比重20%。拓墣產業研究所張乘維經理表示,後PC時代,消費電子產品將持續進化,Smart TV將是最終戰場,其中使用者介面、遊戲、網路瀏覽器、OTT Video、社交網路、搜尋工具等為Smart TV六大關鍵成功要素,殺手級應用則非社交網路莫屬。

2010-2014全球TV、Smart TV、3DTV出貨量

Source:拓墣產業研究所,2011/09

TV+Social Smart TV搶攻新世代

拓墣表示,社交網路既然可以進入行動裝置市場,當然也可進入電視市場。觀察各大品牌業者所推出的Smart TV產品,顯示「社群」與「分享」已成為Smart TV的兩大核心要素,包括Samsung、Sony、LG、Sharp、Philips等廠商都在最新的Smart TV中增加了Facebook、Twitter、Google Talk、Skype等社交網站的應用程式。而看電視本來就是社交的一環,譬如美國2011年2月超級盃足球賽期間,每秒產生4,064則Tweets, 美國四大電視網ABC、NBC、CBS、FOX也開始針對社交媒體推出各類型節目或服務。

拓墣指出,Smart TV的殺手級應用,應當屬社交功能的出現,讓Smart TV的概念從過去建立在TV導向提供OTT/VoD服務、串流影視、實境秀、Flash影視、TV Apps、3D影視等內容,逐漸趨向社交網路導向的型式發展,吸納更多使用者、影片、社交媒體桌面工具匯集,並融合各種裝置和應用程式集大成。拓墣強調,Social TV應該包含Smart TV、平板機、智慧手機等智慧裝置,和直播電視等影音內容,以及社群軟體,共同打造以社交為中心的生態環境,唯有貫徹Social概念,才能整合TV和 Web,催生符合新世代年輕消費者需求的Smart TV,以求產品爆量增長。

三大陣營成形 比拼內容質量

社交網路導向的Smart TV產品誕生之後,作業系統平台將驅動Smart TV陣營成形,陣營內各自共享平台上的應用程式內容。以目前趨勢來看,拓墣表示目前擁有近千個應用程式以及1,000萬次下載量的Samsung Smart TV,將自成一大陣營;Sony、Vizio,以及中國大陸彩電品牌海信、TCL與康佳將加入Google Android平台;LG、Sharp、Philips三家廠商則以HTML5、CE-HTML和HbbTV等開發語言為基礎,共同打造Smart TV的軟體開發工具。TV品牌業者除了將研發能量集中開發應用程式之外,影音內容質量則是另一決勝關鍵。

Smart TV三大陣營日漸成型

Source:拓墣產業研究所,2011/09

在Smart Everything時代下,每個智慧裝置都找到他們最關鍵的內容與服務。隨著硬體+軟體與介面+內容與服務,以及Smartphone + Tablet + Smart TV逐漸成為Smart Everything時代重要的營運模式與終端裝置支柱,Smart TV業者不能只是單純從事「電視機」事業,必須以購併或策略聯盟方式與異業結合進行跨界資源整合。目前台灣廠商仍以Smart TV硬體相關製造為主,隨著Smart TV起飛,台灣最有機會受益仍是以布局最深的電視晶片與TV組裝業者。此外,由於TV和其他智慧行動裝置的整合,平板機和智慧手機將取代電視遙控,屆時台 灣廠商在智慧手機和平板機累積的軟體研發力、IT製造能力,將能延伸到TV的輸入介面,一展長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