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Web2.0:內容融合與個性化需求並存

互聯網自誕生之日起就是依靠不斷創新獲得持續成長的。第一代互聯網應用方興未艾,以Web2.0為代表的下一代互聯網應用又風生水起。有博客、RSS、SNS等逐步成長的光彩奪目的恒星,更有移動博客、視頻播客、網路雜誌、分類資訊和威客等冉冉升起的新星。這些新興的下一代網路應用發展非常迅速,很多典型網站比如MYSPACE、YOUTUBE等僅僅用了一兩年的時間就獲得了過去的傳統門戶網站花費六七年時間才能獲得的規模。為此,本報記者特別邀請了相關專家和行業代表對下一代網路應用的熱點話題進行了探討,以期讓讀者能夠對這些新應用的發展狀況、商業模式和發展趨勢等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

目前以Web2.0為代表的下一代互聯網應用在中國發展情況如何?哪些新的互聯網應用發展得比較好?

米曉彬 Web2.0在中國發展非常迅速,博客的數量在2006年,據可靠資料已經達到了6000萬,有人說Web2.0是票房毒藥,我覺得這是不了解情況的說法,實際上很多Web2.0的應用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門戶中,騰訊QZONE的流量已經達到了19%,佔據了騰訊門戶的近1/5,成為騰訊門戶中流量最高的頻道;而最有影響力的內容門戶新浪的博客頻道的流量也很高,8%~9%之間,另外新浪的博客還為新浪門戶提供了免費的內容源,大大降低了內容的成本。最近百度空間,網易博客改版,都讓博客的技術和規模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

Web2.0在互聯網中的應用,還有很多。從內容角度,以博客網為代表的專業博客網站和以新浪為代表的門戶博客產品,產品的技術水準已經非常成熟,用戶和流量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以QZONE和賽我FZONE為代表的卡通博客,無論是流量、收入、贏利模式都已經非常成熟,成為Web2.0集團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以貓撲、奇虎、大旗、天涯為主的社區網站和社區門戶的崛起,讓社區網站在門戶中佔據極大的比重。這些網站的特點是,社區人氣旺盛,流量增加迅速,熱點頻傳,有的甚至很早就實現了贏利。

其他還有很多新概念的Web2.0網站,他們往往有大量技術人才,網站產品功能新穎,用戶體驗極佳,內容形式多樣化,這樣的網站有抓蝦、周伯通、土豆、豆瓣等。

符星華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用戶對內容互動性的需求越來越高,傳統的用戶與服務之間簡單按需回應的人機互動已經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而用戶與用戶之間的交流、互動將成為趨勢,針對同一個主題進行交流、互動的用戶之間的關係將越來越密切,並產生以虛擬關係為基礎的互聯網社區。

2005年,在搜索引擎、電子商務、互聯網音樂等領域,廠商都明確地以社區化為指引,對服務進行創新,並收效良好。在此後的階段,以社區為代表的人際交互需求將成為用戶對互聯網服務更核心的需求,人際互動能深化原創內容的挖掘,開拓互聯網的資訊來源,並密切了用戶之間的聯繫,由此形成了線上互聯網服務社區化以及新的線下服務模式,將成為各種服務創生新商業模式的關鍵要素。整合了新技術和新服務模式的個人關係管理(PRM)以及個人資訊管理(PIM)服務將與原有的互聯網基本服務開始尋求緊密結合。

互聯網資訊迅速發展,用戶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個人化、即時化,用戶越來越不滿足於傳統內容提供商按部就班推送的內容。同時,用戶對互聯網的參與意識增強,他們不僅希望自己成為互聯網內容的閱讀者,也希望成為內容的創作者,這都促使用戶原創內容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侯 濤 Web 2.0為代表的服務形式正在贏得越來越多企業、投資者和用戶的關注。特別是把很多在美國市場有成熟贏利模式的服務形式引入到國內,例如交友服務、空間服務、博客播客服務等等。該類服務形式以滿足普通人的網路服務需求為特徵,資訊交互的形式由單向轉變為雙向、多向,網民以資訊創作、分享和傳播的形式出現。 Web 2.0中很多服務都是傳統線下服務形式以互聯網為新載體而重新出現的,很多的傳統服務領域的企業也紛紛進入互聯網服務市場,謀求更大的發展。傳統企業轉行和互聯網、非互聯網服務的融合正在成為一個方向。

目前在國內市場,博客社區、數位雜誌等新的服務形式發展比較好。主要是由於該類服務迎合了網民的需求,而且運作的企業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可以透過開展多層次的營銷活動提升自身服務品牌和吸引廣告主。內容版權和製作實力的增強是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該類企業往往具有一定的技術實力,但是沒有內容版權,真正運作起來就有問題。目前他們正在力圖克服該問題,和有實力的內容企業進行合作。

陳 沛 很多人說Web2.0目前有很多的泡沫成分,我曾經經歷過互聯網的第一次泡沫破滅,在我看來,目前的互聯網其實已經務實得多。而且風險投資進入互聯網後,豐富的資金投入必然會加快互聯網的發展速度,而且也必然會推進新應用的市場化。

目前中國互聯網發展速度很快,經常有新的理念和商業模式推出,而這些商業模式都需要透過市場的考驗,只有滿足用戶需求,並且具有足夠贏利潛力的新應用可能才會在競爭中快速發展和生存下來。

如搜索引擎行業,在2006年發展速度非常快,但是搜索引擎是一個需要巨大積累的行業,這包括資金還有技術的積累。作為一個技術型的公司就要耐得住寂寞,因為技術的積累需要時間,但是技術型公司不能永遠為自己的理想而埋頭工作,不顧市場的發展。技術型公司也需要體現自己的價值,中搜下階段的發展也將主要放在自身商業價值的體現上,相信這也是其他互聯網技術型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王 雙 互聯網時代,創新與變化是主旋律。身處在這樣一個時代,大家不得不心隨所思,身隨所動。從當初的門戶時代,到後來的娛樂時代,再到搜索時代,以及Web 2.0時代,互聯網一直在變。這期間,互聯網的技術在變。Wiki、TAG、RSS、Ajax等,儘管這些還不是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不知不覺間,用戶從互聯網的觀眾變成了互聯網的建設者,成為了真正的主人,引領產業進化的主角在變。不斷嘗試、不斷創新、不斷有成功與失敗的故事在上演。也正是有了這么多的創新與變化,才有了今天這個精彩的互聯網世界,也只有主動求變和創新,才能適應、引領互聯網發展的潮流。

下一代互聯網應用,比如博客等,和過去的相對較舊的應用相比有哪些特點?是否會對舊的應用產生衝擊?

米曉彬 現在的Web2.0網站所提供的不僅僅是以文字為主的日誌了,更多的內容是音樂、圖片和視頻方面的內容,這些內容更加豐富和吸引用戶,國外的網站很多比如 YOUTUBE、BOLT、MYSPACE上現在也有很多視頻內容;國內的視頻類網站也日漸豐富,知名的有土豆網,56.com等等。

目前很多成功的Web2.0模式會對Web1.0網站產生衝擊,國外的 MYSPACE、YOUTUBE都陸續超過了傳統的門戶網站,而且他們超越的速度很快,MYSPACE用了兩年多的時間,YOUTUBE只用了一年的時間。而那些傳統門戶往往已經發展了六七年,最長的甚至達到了10年。

侯 濤 兩者各有各的優勢,就如同電視的出現沒有使報紙雜誌消失一樣,兩代互聯網服務有各自的特點和服務的領域。下一代互聯網給了網民更多實現自我和表現自我的機會,有利於調動網民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但是這個還不能完全取代第一代互聯網。第一代互聯網還有其服務的特定用戶,還是網路的主流。

未來出現的新應用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方面是從美國、韓國等國家引入一些好的服務模式;另一方面就是傳統企業轉行介入互聯網領域內。包括之前的博客、賽我網的社區服務、數位雜誌、網路交友等服務。

陳 沛 隨著互聯網應用的發展,個人門戶正受到越來越多的研究機構關注,國內主要的互聯網研究機構在今年4月紛紛發佈了關於個人門戶的市場分析報告,很多都認為網路正在從早期的目錄形式,發展到關鍵字關聯的搜索引擎,再到能夠理解用戶使用習慣和特徵,自主推送資訊的“個人門戶”。而這種個性化的產品很有可能表現為一種用戶使用黏性較高的產品或客戶端的形式,用戶可以“一站式”地實現各種互聯網的操作,包括電子郵件、即時通訊、搜索等。

中搜在今年4月推出的個人門戶產品——IG1.0,是以第三代搜索引擎技術為基礎的Web2.0技術應用的集合,所有熱門的內容都自動搜索出來,然後自動呈現出來,主要的目標人群是白領商務人群。從這個角度上說,目前互聯網應用的發展推動了像中搜這樣技術型公司的發展速度。

這些新的互聯網應用商業模式是否成熟?如果不成熟,應當向什么方向發展?

侯 濤 這些新的商業模式還不能稱之為成熟,正處在走向成熟的階段。主要表現在贏利模式不成熟,如何可以賺到錢是該類企業最大的問題。對於這種新的廣告形式,廣告主還處在試驗的階段,還沒有開始或真正開始投放廣告。而個人用戶在現階段付費還不成熟。綜合中國互聯網發展的大環境,有一定特色的專業網站的發展需要將內容製作和版權保護放在首位,保證企業在前期運作中有一個良好的環境。

全胄鎬 判斷一種應用商業模式是否成熟,除了贏利模式之外,也需要看這種商業模式對人們現實生活所帶來的實際影響。我們覺得可以以實名制為標準將中國互聯網劃分為虛擬和真實兩個階段,目前所處的正是從虛擬向真實過渡的階段。每個階段給人們現實生活帶來的影響和價值是不一樣的。

中國互聯網誕生後近10年時間裏,網路上都是虛擬社區、虛擬個體,這對一部分逃避現實的人產生了很大的誘惑力,同時也導致了很多的問題,比如網路欺詐、不文明的網路行為,等等。而目前正在逐漸普及的實名制趨勢正是中國互聯網向著真實發展的重要標誌。比如目前各界正在熱烈討論的網路遊戲實名制、倡導網路文明等等,都證明瞭這一點。此外很多老牌的門戶網站也開始採用實名制,搜狐社區最近就在推行實名制。

實名制給人們現實生活帶來的影響是,某種意義上,網路生活不再是人們現實生活的反面,不再是宣泄的平臺,而成為人們現實生活的自然延伸,人們將生活中真實的自我、真實的生活展現在互聯網上,結交真實的朋友,進行真實的交流。這個判斷我們是以韓國互聯網的發展經驗為依據的,在韓國,互聯網也經歷了一個從虛擬向真實過渡的發展過程,人們厭倦了虛擬的網路生活,重新又回歸真實的自我。作為韓國最大的社區網站,賽我網在韓國一直踐行實名制,並因此受到了廣大網民的喜愛。我們希望能把韓國賽我的成功模式帶到中國,讓中國的網民感受網路真實生活的樂趣。

下一代互聯網應用有哪些發展趨勢?未來可能會出現哪些新的應用或者商業模式?

符星華 互聯網商業模式的發展趨勢,將以增強用戶黏性為核心,而各種服務的整合與平臺化,則是增強黏性的有效手段。從Google到騰訊,各類互聯網應用都在試圖向多領域拓展,以便為用戶提供全面的“一站式”服務平臺。這種方式更符合用戶的使用習慣,而且可以使某種服務的黏性更容易為其他服務所分享,透過多服務的協作使用和互相帶動,用戶的退出成本被提高了,企業達到了提高黏性的目的。

對整合後的多元化平臺,應該有一種服務能夠成為貫穿全局的主線,它既需要足夠高的黏性以吸引用戶,又要具備足夠的開放性,使其用戶資源較容易為其他服務所分享。這種服務將成為用戶透過互聯網獲取資訊和服務的入口。

目前,資訊入口的位置主要由瀏覽器佔據。軟體客戶端將成為資訊接入口的未來模式,客戶端更容易整合其他服務,也具有較高的用戶黏性。目前,即時通訊、搜索引擎等互聯網服務都在透過客戶端努力爭奪資訊入口的地位。

陳 沛 互聯網應用的發展其實有多種推動力,一種是網民自身應用需求的發展推動互聯網應用的發展,另一種是靠技術型公司,透過新應用的推廣來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總的來說,整個行業的發展必然會給行業中每個企業更大的機會。目前中國的互聯網僅有10年的發展時間,還有很多發展的機會和空間。

現在的人們使用互聯網,更多的是使用各種服務,而不再是停留在某一個具體的網站上,搜索引擎以及各類桌面化網路服務的出現,更是加劇了這種趨勢。而隨著Web2.0時代的到來,各種全新的互聯網功能越來越多,單獨的一個網站就可以滿足人們所有需求的時代已經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對多個網站、多種互聯網工具的綜合應用。所以在我看來,下階段的互聯網應用一定是基於桌面的,因為只有基於桌面才可能提供給用戶完全及時、互動、個性化的服務。

全胄鎬 我認為在博客和SNS社區會出現越來越多的融合。因為SNS使得人和人之間建立基於共同興趣的信任連接,而博客則使得這個體系中的人個性化呈現出來,這樣給用戶以個性化的交流,使得用戶持續使用提高了體系黏度,並吸引更多用戶加入,這樣一種網路效應一旦逐漸被構建起來,將會使得該體系滾雪球式增長,形成大規模爆發。無論是美國的MYSPACE,還是韓國的Cyworld,它們的成功都是基於這種模式。當然,我們也期待會有其他更新更成功的模式出現。從贏利模式這塊來看,韓國的賽我網自創建以來一直很受歡迎,2005年賽我網總收入是1.5億美元,在世界上是比較突出的。

Web2.0的另外一個發展趨勢,我認為會越來越向真實化方向發展。其實從現在博客和社區的發展勢頭以及中國的社會大環境來看,這種發展趨勢也越來越明顯。所以,在中國我們會堅定不移地推行實名制。

下一代互聯網應用的發展會不會形成一種新的商業環境,企業應當如何適應這種變化?

米曉彬 我認為是會出現的,現在正在形成這樣一種環境,就是一種創新的商業環境。

在IT業有一個定律叫做摩爾定律,是IT業高度創新的一個表現。對於中國企業,摩爾定律也讓我國的互聯網和IT企業有了摩爾發展速度的可能,因為,只要摩爾定律延續下去,我們的處理器越來越快,記憶體(硬碟和內容)容量越來越大,而費用越來越低,這為我們提高相關產品服務水準和質量提供了可能。很早的信箱只有幾兆,後來是幾十兆甚至上百兆,現在很多大型網站都宣稱自己可以有上G的信箱的服務,這就是記憶體價格下跌所造成的。所以,現在的企業無論是IT行業還是傳統行業的,無論是出於相應國家創新的號召,還是自身企業的發展需要,都要吸引技術人才,不斷創新,不斷發展,尋找市場中的藍海,這樣的企業才能成為市場中的佼佼者。

侯 濤 下一代互聯網對企業的運營產生的變化主要表現在贏利模式的多樣性方面。單一依靠廣告收入來取得大的發展有些問題,目前網路廣告領域內已經出現了細分傾向,但是門戶網站依然佔據半數份額。一個好的產品和服務想在競爭激烈的互聯網領域中存在下去,需要深入挖掘用戶需求,找出自身的定位特色,從差異化中尋求發展。單純的模仿在未來的商業環境中將遇到越來越大的阻力。

理想中的下一代互聯網應當是什么樣子,它應當包含哪些特徵?

米曉彬 下一代互聯網用戶體驗將非常好。這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也是一門綜合學科,包括美學,電腦技術等,電腦技術方面比如UE、UI等等,要深入研究用戶的心理。現在存在的一些Web2.0網站,從技術角度都是小打小鬧,真正的Web2.0網站的集大成者很少,我認為甚至沒有出現,比如Google的技術很好, GOOGLE EARTH就非常有意思,但是在美工,色彩等方面相對簡單一些。

下一代互聯網應當是更加智慧化和聰明的互聯網。比如搜索引擎,現在還不夠完美。因為搜索結果還不夠準確和全面,幾個主流引擎的結果甚至大相徑庭,各有長處。未來的搜索引擎會根據個人的愛好、習慣讓搜索結果更加個性化,更加全面和完整。再有,現在人們登錄網站需要用戶名和密碼,以後會隨著視頻和音頻技術的成熟,用戶只要打開攝像頭,電腦根據圖像自動識別,自動登錄,而不像現在這么麻煩。

下一代互聯網應當會更具個性化。每個人都能擁有屬於自己的網路大型圖書館,媒體庫,視頻和音頻中心還有虛擬工作空間。下一代互聯網也將會更趨向融合,會讓廣播,電視,雜誌,報紙這些形式不同的媒體整合到一起,形成基於互聯網的新媒體形式(內容形式融合),不同形式的特定用戶也會融合到一起。

下一代互聯網將會把固定的電腦網路和移動的手機、筆記本網路結合到一起,互聯網會隨身相伴(移動和固網的融合),同時還會有更強的交互性,比如現在論壇裏只能以文字,圖片的形式回帖,而下一代互聯網,你可以不再打字,直接在論壇裏留一段音頻或者視頻(內容提供者與接收者的融合)。

侯 濤 下一代互聯網強調用戶的參與和互動。只有充分調動網民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企業的服務才有更大的空間。要想吸引更多網民參與,企業需要在創新營銷方式做足功夫,也是下一代互聯網的特徵。只有充分利用每個娛樂營銷、體育營銷甚至病毒營銷,才有可能在眾多的企業中脫穎而出。下一代互聯網的爭奪還表現在對內容的爭奪,只有擁有獨特的內容資源才會吸引用戶,單純依靠網民的自主創作還不能完全滿足用戶的需求。

陳 沛 早在1999年6月的南京高科技論壇上,我就曾經在演講中說過——“我希望未來的互聯網服務應該是這樣的,一個普通的互聯網用戶,當他打開自己的計算機的時候,他看到了他要的所有的東西,而他不需要的東西沒有出現。他不關心它們來自哪里,因為他關心內容本身,他也不關心它們是怎樣來的,是收藏夾,是朋友推薦,還是搜索引擎,因為它們已經來了。”

在我看來,未來的互聯網應該更加體現及時、互動、個性化,能夠以用戶為中心提供服務,未來的互聯網,搜索和門戶將會相生相長,日漸融合,融合後,資訊比原來更加及時、互動、個性化,服務更加個性化和精準。

全胄鎬 我個人認為Web2.0應當包含3個特徵:一個是開放,互聯網網站和網站之間可以開放,開放是一個很重要的特點,這樣才可以一起共用;第二個是把 Web2.0本身作為一個平臺;第三個是個人的參與。是不是Web2.0並不是取決於是否採用技術,所以技術並不是很重要的。我拿這些技術來滿足用戶的什么樣的需求才是更重要的。(記者 楊慶廣)

2006年09月27日 12:57:14  來源:中國電子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馬堤 的頭像
    馬堤

    馬堤的剪報筆記

    馬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