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電網絡(Nortel)在台灣大學建置的實驗AP(無線存取設備)已完工,宣稱AP間能自動搜尋互連,節省AP的拉線成本,所以整個區域的覆蓋率也較為全面。

北電台灣區總經理吳振生表示,這種無線連網架構是針對M台灣計畫,主要期望跟政府單位合作,完成整個縣市的無線網路覆蓋。

北電在去年底推出Wireless Mesh Network(無線網狀網路)系統,意指AP與AP能點對點互相連接,多個AP就彼此連成整塊無線網路區域;所以30個AP只需拉一條如T1的專線,可解決架設熱點(Hot Spot)成本高的問題。

日前北電在台大完成AP的建置,架設9個AP,覆蓋範圍包括台大管院、水源市場附近商圈,面積約1平方公里;測試項目包括網頁瀏覽、影像監看、視訊串流、Wi-Fi電話通訊等,但是屬於實驗性質,因此並非所有台大學生皆可免費使用。

這種無線網路架構是以AP 7220為核心,北電宣稱透過六角型AP的隱藏天線可避免傳輸死角,且裝設地點在路燈或牆壁上,比單一熱點的覆蓋率高。

北電行銷副總經理曾旭東表示,AP和AP間是以802.11a連結,AP與NB、PDA等行動裝置才用802.11b/g連結,等到WiMAX技術成熟,AP與AP間將改採802.16標準。

北電指出,此AP架構的應用,包括可覆蓋整棟住宅取代ADSL,或取代現有的道路監視器等,目前鎖定與縣市政府合作,大規模覆蓋整個縣市。

曾旭東也強調覆蓋範圍將比熱點佈建的信義計畫區大得多,因為熱點能佈的範圍畢竟有限,也預估熱點的商機將慢慢消減,被全面覆蓋的架構取代。

不過即使省去拉線及租用專線成本,AP 7220仍較一般AP貴上許多;且戶外AP較容易受天候不穩影響,訊號不足時仍要在室內放置主動式天線,才能順利接收連網訊號。

對此北電的代理商數位通總裁吳國棟表示,年底將找台灣代工廠大量生產AP,屆時建置成本就會降至可接受的範圍。

目前積極佈建熱點的業者,包括曜正、中華電信、東信等,未來透過政府的漫遊中心,也可能交換彼此的熱點使用,擴大無線網路區域。

曜正總經理許光成表示,曜正的戶外熱點也將超過室內,以後就會出現以區塊、馬路為單位的熱點,並連成整個區域的佈建。

許光成也指出,北電這套AP的管理、回報機制,都和曜正現有的系統規格不相容,因此採用新架構AP的機會不大,且北電是針對特定區域佈建,與曜正廣佈熱點的策略不同。

CNET記者劉謙/台北報導  09/08/200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