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位匯流的趨勢下,行動電視近年來持續在世界各地引起關注。無線廣播電視業者及內容提供業者,視它為新的載具,能大規模地播送內容、創造新的營收來源;行動通訊服務業者視它為「殺手級」的應用服務,除了增加平均每戶貢獻度,還可減少客戶流失。行動電視也將是電信業新興營運概念—「電信三合一」服務 (Triple Play)的最佳媒介。

技術標準 商業模式待解決

不過,行動電視的發展目前面臨二項重大挑戰。第一,技術標準不一。手機廠商因分處於不同國家及市場,針對行動電視的規格各自發展出不同的技術標準,諾基亞採用DVB-H技術、三星採用DMB規格、日本則使用IDSB-T。以區域概括劃分將可發現,亞太地區多以DMB技術為主,美國則是Media FLO及DVB-H並行,歐洲多採DVB-H,而且上述規格彼此不相容。

第二,行動電視的商業模式尚未明朗化。早期產業經驗顯示,電信業者、無線廣播電視業者及內容供應者,可採取跨產業的結盟策略,不過營收分配尚未達成共識。

面對行動電視的新商機,媒體業者與電信業者應如何做好準備?目前全球約有20億手機用戶,這塊未開發的市場充滿潛力,廣播電視業者不但可以利用新的管道播放節目內容,手機所具備的互動及客製化功能,也可豐富媒體業者的服務項目,帶動營收成長。

例如在國內,公視便推出DimoTV ,標榜只要在時速130公里以內的交通工具上,都可收看到清楚的畫面。以自用車為例,只需加裝數位電視接收機和專用天線,搭配LCD電視螢幕,就可以在開車途中隨時收看,全台灣走透透亦不需切換頻道。

在國外,MTV音樂台、CNN新聞頻道及華納音樂,已與行動電話營運商進行策略聯盟,為手機用戶提供量身訂做的服務;迪士尼亦曾與ESPN合作,讓手機用戶收看體育賽事。製片業者也開始搶食行動電視商機。褔斯製片已開始向全球通訊業者提供手機短劇,該公司製作的每集一分鐘手機短劇「24:陰謀」,已被翻譯成六種語言,在全球30個國家和地區播出。

對行動通訊營運商而言,行動電視比照相手機更吸引客戶,因為消費者可以走到哪兒就看到哪兒,例如通勤者在重要球季,能在第一時間收看賽事快報;上班族在午休時間可以花個二、三十分鐘收看喜劇、戲劇或新聞等。

針對客層 量身製作節目

不過,推展行動電視服務最重要的關鍵,在於優良的節目內容,以及為不同客層量身訂做的專屬節目。為此,許多電信業者開始併購媒體業者,如南韓國最大的行動通訊系統業者鮮京電信入主TU 媒體;日本NTT DoCoMo在2006年斥資200億日圓入股富士電視台,強化手機數位廣播服務。

整體而言,行動電視將為電信業者提供以下商機:

1.行動電視是一項全新的服務,易於推廣,並可搭配許多不同的使用情境,增加平均每戶貢獻度。

2.對2.5或3G產業將發揮如虎添翼的效果,行動電視的影音加值服務會強化客戶關係。

3.網路回覆頻道上的互動,如投票、聊天及上網等,可望創造更多的營收來源。

4.因資料傳輸量增加,提高網路使用。

5.必須經常更新帳務或電子商務系統,進而強化事業夥伴關係。

6.提供獨特節目頻道,創造品牌差異化。

用戶興趣濃 躍躍欲試

市場研究機構調查顯示,手機用戶對於行動電視服務的滿意度相當高,有意短期內採用該服務。例如西門子在美國、加拿大、德國及俄羅斯等八國所進行的大規模調查顯示,近六成受訪者對於行動電視服務感興趣。由諾基亞、廣播電視業者、系統業者等所進行的試播服務,透過DVB-H網路,將數位電視內容即時傳送給Nokia手機的使用者,結果發現芬蘭、英國、西班牙和法國等參與試播的消費者都對行動電視服務躍躍欲試。

以上的調查結果勾勒出消費者的需求,他們期待行動電視能提供多元化的頻道、優質的內容、合理的付費條件、容易操作的手機介面,當然,互動也是不可獲缺的功能。

行動電視是數位匯流的最佳實例,這個新趨勢不但會改變大眾的生活形態,也將為電信業及媒體業創造新商機。姑且不論還須投入時間規劃業務模式及營收分享機制,行動電視的未來仍十分值得期待,尤其2008年北京奧運,將是行動電視的良機,可望進一步帶動行動電視市場成長。

【2007/04/09 經濟日報/童至祥 台灣IBM公司總經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