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十幢散布全球各地的建築物中,數千名工作人員拿起紙本書籍,一本一本送進掃瞄器,將紙張與油墨化為電子檔案,再送上網際網路。他們正在進行一場偉大的工程:建立人類有史以來最龐大的一座圖書館。

這座「普世圖書館」(Universal Library)是人類兩千多年來的夢想,要將古今中外所有的知識與創造成果匯聚一堂,讓每個人都可以登堂入室。這樣的夢想原本看似高不可攀,但是二○○ 四年十二月,網際網路搜尋引擎鉅擘「Google」為夢想注入一股強勁的動力,宣布與五家大型圖書館合作,將其館藏書籍掃瞄為電子檔案,供全球無數人搜尋檢索(http://books.google.com)。

文字、影音圖像等 全數蒐羅

檔案學家卡赫爾指出:「我們以今日的科技就可以做到,不必寄望明日。我們將為全世界的人們提供全人類的作品,這是一樁永垂不朽的盛事,足以和人類登陸月球媲美。」而且數位科技不僅能夠營造這座史無前例的圖書館,也將徹底改變書籍創作與出版的模式,影響無比深遠。

這座圖書館確實浩瀚如海、包羅萬象。除了做為鎮館之寶的書籍之外,它還要蒐羅歷來出版的報紙、雜誌、期刊。圖畫、相片、影片、音樂同樣彌足珍貴,再加上廣播與電視節目。網際網路的內容也不可或缺,數以十億計的網頁將一一收錄。換言之,人類自有歷史以來的所有創造成果,都將在這座普世圖書館佔有一席之地。

專家估計,從兩河流域文明發展至今日,人類至少「出版」三千兩百萬種書籍、七億五千萬篇文字作品、兩千五百萬首歌曲、五億幀圖像、五十萬部電影、三百萬部影片(包含電視節目與短片),及一千億幅網頁。以現行科技數位化加以壓縮後,檔案體積約五萬兆位元組(50PB),全部以電腦硬碟儲存,足以塞滿一間小鎮圖書館;不過隨著科技日新月異,未來小小一方如「iPod」隨身裝置,就可蒐羅無遺。

與圖像影音資料相比,書籍因為獨具必須翻頁閱讀的實體限制,數位化的腳步反而最為緩慢。今日出版的音樂作品幾乎全都是數位格式,歷來五十萬部電影已有十分之一化為DVD;相較之下,書籍數位化的比例頂多只達到五%。換句話說,在這座普世圖書館中,書籍實在不多。

所幸全球各地的圖書館與電子書業者正急起直追,每年掃瞄約一百萬種書籍。網路書店「亞馬遜」已有數十萬冊的成績。史丹福大學圖書館坐擁八百萬冊書籍,正運用一種最先進的自動翻頁掃瞄機,以每小時一千頁的速度量產電子書。

書具翻頁實體限制 數位化慢

中國大陸在這個領域也是一日千里。北京的「超星數字圖書網」(http://www.ssreader.com)與中國大陸九百多家大學合作,掃瞄其館藏圖書,至今已完成一百卅萬種,約佔一九四九年中共建政以後出版書籍的半數。而且「超星」掃瞄書籍的成本只有史丹福大學的三分之一。

專家估計,全球各地圖書館的藏書之中,約一五%已經沒有版權,有版權且繼續印行者僅佔一○%,另外七五%則因種種原因而妾身未明,形同孤兒。以美國的情形而論,根據國會一九九八年通過的法案,這類書籍最快要等到二○一九年,才會完全脫離版權保護並進入公有領域,它們是目前圖書數位化工程最大的黑洞。

Google 以三種方式來處理上述三類書籍:無版權書籍掃瞄後全部上網,公之於世;有版權且繼續印行者,由出版公司決定如何讓網友搜尋閱覽;第三類妾身未明的「孤兒書籍」最為棘手,Google會先公布一小部分,但任何人只要能證明自己擁有版權,就可以要求Google移除已上網發布的內容。

作家出版業 可化危機為轉機

Google策略看似八面玲瓏,但仍引發出版業與作家團體的強烈質疑與批判,認定Google處理第三類書籍的作法是公然侵犯版權,雙方已展開一場法律訴訟戰。這場大戰除反映雙方在版權觀念上的差異,也代表兩種商業經營模式的衝突。

長久以來,創作者與出版業的謀生之道,就是以低廉成本來大量複製原作的「拷貝」,並依賴法律遏阻偽造與盜版行為,保護自身利益。過去一個世紀,這種模式讓無數人能夠以創作為生,為人類文化史寫下燦爛的一頁。

然而數位科技降臨之後,舊有模式也岌岌可危。拷貝不再是價格低廉,而是完全免費,並且四處流動,無遠弗屆。儘管書籍影音出版業者想出各種克制之道,畢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股趨勢沛然莫之能禦。但這並不意謂創作者與出版業已經走入無利可圖的死胡同。在拷貝泛濫成災、價值落空的今日,有心人還是可以另闢蹊徑,乘著數位化與網際網路的潮流,深入開發自家作品在其他層面的價值。

網路搜尋技術能夠讓一部作品產生無數的連結,作品不同之間的互動更是充滿無限的可能。創作者與其冀望繼續以販賣拷貝維持生計,不如轉而嘗試藉由演出、對談、現身說法、附加資訊、廣告、贊助、訂閱等等無法複製的方式,開發出新的文化產業經營模式。

中時電子報 閻紀宇 2006-10-02 03:5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