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2371)與集團旗下綠能(3519)攜手搶太陽能長晶市場大有斬獲,大同去年底斥資12億元,在三峽廠添購40台長晶爐完成試車,年產能300MW已在3月中旬滿載。法人推估,光三峽長晶廠全年營收至少15億元,有助今年營收從去年的380.07億元提高至428.84億元。
綠能去年底太陽能長晶年產能雖擴增至1GW~1.5GW,但太陽能長晶與切片依舊供不應求,大同為舒緩綠能產能滿載的壓力,去年8月董事會決議斥資12億元在三峽廠設太陽能長晶廠,幫綠能代工生產多晶矽晶錠,加快綠能擴產速度,亦有助於大同本身增加營收及獲利。
據指出,大同新能源事業部去年營收約5億元,占大同整體營收比重僅1%至2%,現以自動讀表基礎建設(AMI)、太陽能系統工程、傳統電表的營收為主,今年新加入長晶、智慧電表等項目而為成長新動能,法人預估營收可倍數成長為15億至20億元。
大同預估,今年營收可從去年380.07億元提高至428.84億元,成長11.07%,大同預估今年本業有盈餘,全年營業利益6.47億元,毛利率8.68%。
但對上半年全球面 板景氣及獲利能否止跌回升還有疑慮,偏偏近幾年,生產面板的華映盈虧都會牽動大同獲利,這使得大同預估今年首季稅前虧損3.09億元、第2季稅前也虧損 2.3億元,要等到下半年才開始轉虧為盈,第3季稅前盈餘7.89億元、第4季稅前盈餘5.55億元,大同預估認列綠能、尚志半導體、尚志資產、福華電子 及尚志精密化學等多家公司獲利,全年稅前盈餘8.04億元,每股淨利0.13元。
2011-03-22 工商時報 記者沈美幸/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