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信業近年來頭痛的問題之一,便是關於基地台電磁波所引起的民眾抗爭事件,相關業者在為電磁波問題辯駁時,最喜歡引用的資料便是世界衛生組織 (WHO)在2006年5月中所發布的「基地台與無線科技-電磁波與大眾健康」第304號概要說明書,文中說明「低於國際非游離輻射防護委員會 (ICNIRP)標準下的電磁波,無證據顯示有害人體健康」。

這句話應當理解為到目前為止,找不到證據證明一定數值以下的電磁波有害人體健康,而不是一定數值以下的電磁波對人體健康沒有害,這兩個句子的差別在於對於科技風險的認知。目前找不到證據證明有害人體健康,是陳述依照一定的方法與程序,在已控制的實驗環境中得出的結果,顯示的是風險低,而非無風險。

接下來的問題是,誰承擔這個風險?業者常覺得消費者一方面要求通訊品質好,但又不要基地台蓋在住家附近,但提出這2種要求的往往不見得是同樣的群眾。根據業者常舉的例子,其實業者也已經意識到民眾的異質性,有些民眾不想面對基地台所帶來的風險,因此想拆基地台,另外有些消費者則嫌收訊不好,希望業者裝置設備以加強訊號,這是對於風險評估的不同。

當部分民眾的立場由消費者轉為抗爭者時,企業與主管機關若只將其全視為無知、欠缺教育的群眾,此態度也聰明不到哪去,因為業者要說得是基地台電磁波的「風險」很低,但居住在當地的民眾擔心的切身問題卻是對健康有沒有「危險」?能不能避免這種風險?

如同Ulrich Beck在「風險社會」一書所述,民眾對於公共風險的感受被視為非理性的原因在於,在技術人員眼中大部分居民就像是還未接觸過工程學的學生,公開的抗議與抵制都只是缺乏資訊的問題,但這樣的觀念並不正確,因為當我們面對關於科技的風險與危險的知識時,必須先面對那自滿自大的科技理性。Beck認為,科技批判與質疑的來源,並不是來自於批判者的「非理性」,而是因為逐漸增加的風險,所造成科技理性的失靈。

科技常被視為改善或促進人們生活便利的工具,但同時也應該意識到,許多現代社會面臨的風險,正是科技發展帶來的副產品。每個年代都必須面對與反省當時科技發展所造成的風險與危險,如1962年瑞秋卡森所寫的「寂靜的春天」,便揭露當時殺蟲劑DDT濫用對於生態的危害。只是,很多時候現代社會並無法立刻以政治或科學方法評估、解決科技所帶來的風險與危險,使得相關難題如心頭刺,讓觀點相左的兩方陷入無解卻又爭論不休的輪迴。

選擇性地揭露利己資訊,是利益團體進行遊說或對外說明的常用手段,但此舉並無助於取得消費者的信任,積極地單向散布部分資訊,只會讓訊息如街上的傳單,最終只會沒入垃圾桶。不如尋求多管道與民眾雙向對話,而非取笑抗爭者無知,或許過程會因此拖長、複雜,甚至令人厭煩,但不踏出這一步,科技所帶來的風險爭議也不會有稍微平息的機會。

電子時報 鐘惠玲/電子時報 2007/03/2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馬堤 的頭像
    馬堤

    馬堤的剪報筆記

    馬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