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經濟規模 卻傷了實際獲利
摩托羅拉(Motorola)超低價手機訂單春去春又回,讓台灣手機代工廠心情如洗三溫暖,不過,更弔詭的是,不管是訂單到手或飛了,代工廠擺盪在經濟規模與獲利的天平之間,心情恐怕都是五味雜陳。
前2年華寶(8078)因為承接摩托羅拉C11x系列的超低價手機訂單,手機出貨量暴增,穩坐台灣手機代工龍頭,由於摩托羅拉市佔扶搖直上,華寶也跟著水漲船高,甚至多次調高年度手機出貨量。
華寶雖然在2006年繳出6,880萬台的亮麗成績單,但平均銷售單價(ASP)與毛利持續走滑,顯示超低價手機確實是一刀兩刃,做大了經濟規模,卻傷了實際的獲利。
因此,當2006年下半隨著摩托羅拉策略轉變,將秘密武器Motofone改為自行研發,並委由EMS廠生產後,最大代工夥伴華寶可說喜憂參半。表面上華寶痛失營收成長動能,也首度調降手機出貨目標,但也化危機為轉機,積極朝向中高階機種發展,預計4月起成立第二事業群,積極發展PDA手機、GPS、3G等高獲利的產品線。
儘管摩托羅拉超低價手機的訂單改由華寶、奇美通訊及內部研發瓜分,但摩托羅拉仍相當仰賴華寶的研發能量。據了解,華寶承接摩托羅拉首款低價3G手機訂單,預計第四季正式出貨,另外也計劃在6~7月出貨2款中階W系列機種,每月出貨目標達150萬支,顯示華寶與摩托羅拉的合作層次再度提升。
由於Motofone表現不佳,此次摩托羅拉再度調整策略,再與華寶合作Motofone 的接棒機種Long Beach Island(LBI),雖然無法推論ODM模式勝過EMS模式,但至少扭轉業界對EMS可能取代ODM的疑慮;即便超低價手機晶片平台崛起,使得研發門檻大幅降低,但長期合作的ODM關係,配合正確的產品定位,仍是手機大廠願意持續嘗試的方向。
不可否認的是,對於量大但獲利有限的超低價手機,就算是出貨量高達7,000萬~8,000萬支的華寶,還是很難拒絕其誘惑,除了經濟規模的考量之外,恐怕更重要的是與主要客戶維持關係,同時防堵更具經濟規模的EMS廠勢力持續坐大。
電子時報 記者沈勤譽/特稿 2007/03/22
- Mar 22 Thu 2007 10:45
新聞評析─超低價手機一刀兩刃 台廠五味雜陳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