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智慧電網概念股。

圖為智慧電網概念股。

     替代能源當紅,智慧電網概念股風起雲湧,為了搶攻2020年的4.5兆人民幣商機,中國 電力及電器業者結合國內大廠全力出擊,除了主攻智慧電錶的士電、亞力等公司外,具智慧電腦概念並與中國業者攜手合作的公司,則有研華、泓格、康舒、新巨、 盛達、正文、中磊等都浮上檯面。

     由於各國佈建智慧電網隨第2季政府預算相繼釋出,帶動廠商接單新契機。國內「推動智慧型電表基礎建設」標竿型計畫,預計2015年智慧電 表擴及一般用戶,估可創造380億元產值。而中國規劃2020年裝置近3億顆智慧型電表,若台廠取得5%市佔率,外銷產值估可逾400億元。

     工業電腦廠商研華及泓格也正好搭上這波商機。研華已打入中國大陸4大電力集團的供應鏈,而泓格則是採用英特爾的技術發展PAC(可程式自 動化控制器)產品。

     研華表示,該公司在智慧電網的定位為,提供完整的能源產業所需要的系統解決方案及系統組件。過去幾年在中國大陸的新能源、智慧電網及建築 節能等應用領域,已經有初步的成果。像是風力發電監控、智慧電網示範工程項目、輸配電自動化。去年研華在智能電網相關業務的營收為10億元,今年預期有 2-3成的成長。

     而泓格在智慧電網方面則是從局端資料收集切入,該公司表示,智慧電網的基礎建設上,需要大量的PAC(可程式自動化控制器),該公司的 PAC採用英特爾的Atom CPU,該產品第2季會上市。

     此外,國內網通廠投入智慧電網應用業者不少,不過多以終端用戶電力線或電表無線傳輸模組為大宗。惟正文、中磊、盛達等廠商在大型標案中仍 可望有所斬獲。至於電源供應器大廠康舒及新巨亦切進此一領域,成為智慧電網重要的傳輸媒介。

     正文已與美國On-Ramp Wireless公司結盟,協力生產智慧智慧無線通訊系統產品Ultra-Link Processing(ULP)。中磊與歐洲電力公司合作開發電力管理系統,已經陸續出貨,另也與電信業者合作跨入智慧電網應用。

     盛達推出國內首套寬頻電力線通信(BPL)AMI系列智能電網解決方案,包括電力線中壓傳輸器、電力線低壓集中器及電力線進階電錶模組。 相關產品主要針對電廠、電力系統整合商設計,並與歐洲、亞洲區多家客戶洽商、試點,第2季起開始小量出貨。

工商時報  記者何英煒、呂俊儀/台 北報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