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善的Web 2.0機制確有其效益 但相關人員教育及後端系統是否就緒

前言:隨著網際網路發展趨普及,透過各項網路應用技術精準掌握,及提供企業員工與企業客戶所需的資訊服務機制,逐漸成為企業關注焦點,為確實掌握員工及客戶需求,不少企業開始深入了解強調互動參與精神的Web 2.0機制;事實上,也有部分企業開始援引Web 2.0精神,強化其所提供的各項資訊服務。不過,要發揮Web 2.0效益,可不是部署好使用者介面等前端應用系統即可,後端系統能否有相對應的支援服務,亦極重要。

無論企業所面對的消費者是一般民眾、企業組織、學校單位或政府組織,想要確實提升互動與顧客的參與狀況,並進一步提升顧客滿意度,Web 2.0應用機制確實有其效益。

事實上,除畢益輝(BEA)、微軟(Microsoft)、甲骨文(Oracle)、思愛普(SAP)、鼎新、碩網及網擎等系統業者,均強調其能提供兼具 Web 2.0效益的解決方案外,也有企業開始將Web 2.0精神應用至企業資訊系統架構中,如由研考會統籌的國民「e管家」、企業「e幫手」及國民「e公務」等新型態「服務到宅」整合服務,或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欲實現個人健康記錄願景、亞力山大集團正積極佈署的個人化健康服務管理機制,及中華電信正佈署的業務支援系統(Business Suport System;BSS)等都是。

但大多數企業真的了解,或準備好將Web 2.0機制應用至企業資訊系統架構了嗎?

援引 Web 2.0應用,不只是改改前端系統的使用者介面,或添加炫麗的互動機制而已,其意謂著後端資訊系統架構的重整。當然,重整狀況可大可小,視企業需求而定,不過,要發揮Web 2.0所強調的高顧客參與度極高顧客滿意度,至少要將Web 2.0應用與顧客關係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機制連結在一起。

由於Web 2.0的概念是以鼓勵使用者參與互動為核心,在這樣的思維下,想要發揮Web 2.0效益,除負責提供企業員工系列資訊服務的資訊人員,及提供企業客戶系列服務的企業員工,都要能主動的提供系列服務外,企業是否能有效累積及管理各項使用者需求,建置相對應的顧客關係管理機制亦極重要。

企業欲轉型為服務業 援引Web 2.0精神尤甚重要

基本上,想援引Web 2.0精神或Web 2.0應用技術的企業,必定是想實現「提供顧客導向服務」的願景,在這樣的狀況下,企業員工是否以服務心態提供系列服務將極重要。畢竟,只佈署好系列 Web 2.0應用技術,沒有將服務精神內化至相關員工心中,那Web 2.0應用技術所能發揮的效益亦有限。

不過,究竟該如何發揮Web 2.0效益?可以從資訊系統使用者為切入點,要求資訊服務提供者提供高品質的顧客導向資訊服務著手。

第一、以企業員工為使用者的各項資訊系統

為提升企業競爭力,企業早已開始關注如何有效利用資訊系統,以加速企業業務流程。為達此目的,企業資訊員工除積極架構,能因應企業各部門員工需求作調變的資訊系統架構外,為在最短時間內提供企業員工所需服務,亦可將各項Web 2.0應用技術融入既有資訊系統中。舉例來說,對極重視研發部門的企業,為讓研發部門員工可於第一時間找到所需要的資料,如類似的專案工作紀錄單,即可透過建置系列Web 2.0應用技術來實現,或在企業知識管理系統中添加互動百科及資訊訂閱(RSS)等機制,讓研發部門員工得以掌握其所需的最新資料,最重要的是,資訊部門員工應該要確實記錄企業員工的需求,主動提供各項應用服務。

第二、服務企業合作夥伴的各項資訊系統

鑑於企業與合作夥伴的互動狀況亦會影響其產品品質,因此,如何透過資訊系統讓企業合作夥伴得以最短時間,了解所需資訊亦極關鍵,而這除透過系列B2B商務(Electronic Commerce;EC)平台進行資料交換外,尚可透過於B2B平台佈建RSS或標誌等機制。

第三、服務企業顧客的各項資訊系統

由於企業獲利的最終關鍵仍在於「讓客戶買單」,在這樣的邏輯下,如何在「對的時間賣對的產品給對的客戶」,極重要,而這可透過建立各式互動網頁服務機制,來了解及提供企業客戶需求,舉例來說,台灣政府計畫透過即時通訊軟體及RSS等機制推出的國民「e管家」、企業「e幫手」及國民「e公務」等服務,即為最佳案例,同樣的,是否有相對應的後端系統進行顧客資料紀錄、分析及追蹤等工作,亦極重要。

善用能提升使用者參與互動的互動百科、部落格、Tag、RSS及社會網絡等Web 2.0應用技術,確實可助企業掌握企業員工、合作夥伴及客戶的需求,及提供更多元且貼近其需求的產品(或服務),不過,要發揮最大效益,尚須佈署1套能有效統整這些應用機制的系統架構。

資訊人員是否了解業務需求 將決定Web 2.0應用效益

姑且不論企業所部署的Web 2.0應用技術為何,但若想發揮Web 2.0效益,最關鍵且基本的道理,乃在於了解企業各項業務流程機制,從各部門員工工作流程、與合作夥伴接觸的業務流程,到客戶接洽的業務流程等,皆應通盤了解,誠如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資訊長劉德明所言,要想發揮資訊系統的最大效益,資訊員工是否能了解各科的業務流程將極關鍵,事實上,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亦積極於加入了解各科業務流程的的系統分析(System Analysis;SA)工程師於資訊部門中,由其負責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各科使用者確定系統需求,畢竟,資訊員工若不了解企業各項業務流程機制,即不可能實現以資訊系統,支援企業各項業務流程的願景。

換句話說,無論企業資訊部門服務的對象是企業員工、企業合作夥伴或企業客戶,企業所想建置或援引的資訊系統機制為何,最根本的關鍵都還是在於,企業資訊員工都要能熟知各部門業務流程方可。

有Web 2.0機制可反應使用者需求 那有CRM 2.0管理使用者服務嗎!?

一般說來,Web 2.0、Web 1.0或Web 1.5的最主要差別乃在於強調「提供使用者參與互動的機制」,企業用戶當然也可以援引該精神提供系列服務,不過,是否有相對應的顧客關係管理機制為後盾,亦很重要。舉例來說,當A企業開放企業員工使用Blog去記錄各項工作資訊,或開放WiKi供企業員工做資訊建檔或意見交流時,是否有相對應的管理及記錄機制,確保上述功能是正常運轉,甚至是利用上述系統所累積的數據資料,預測使用者可能需求等,當企業以Web 2.0精神在提供各項資訊服務時,顧客關係管理機制是否也進展到2.0了呢?

不過,究竟什麼叫做顧客關係管理2.0,又該如何落實?既然是對應服務Web 2.0,那顧客關係管理2.0也該從下述3個方向著手:

第一、企業員工,依照員工的系統使用習慣,發覺潛在的服務需求及系統使用習慣,以此作為提升員工生產力的依據。

第二、合作伙伴,依據合作伙伴在企業的B2B系統上的使用狀況,進一步分析及開發最適合作伙伴使用的系統功能及使用介面。

第三、顧客,累積及分析所有的顧客回覆及系統使用習慣等數據資料,以此衍發出能各式創新服務。

總結來看,當企業援引Web 2.0精神及相關應用技術提供系列服務時,除得考量軟硬體等後援狀況外,相關員工是否能善用相關資訊系統,將傳統的被動服務模式轉為主動服務模式,及資訊員工是否能了解企業各部門業務流程機制,都將是影響企業能否發揮Web 2.0效益的關鍵。

電子時報 蔡宜秀/台北 2007/04/1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