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傳人病毒,讓人聽了不寒而慄,不過,網路世界存在的病毒,卻是一種奇妙的知識病毒,透過e-mail達到知識分享和傳播的目的。

以低廉的成本一炮而紅的病毒行銷案例不勝枚舉。例如,收到Yahoo的e-mail,收信人會在信件下方看到「Yahoo!奇摩電子信箱100MB免費信箱,電子信箱新紀元從這開始!」字樣,不禁受到誘惑申請帳號。

一位聯電工程師到希臘自助旅行,拍攝了1,400多張愛琴海的藍色風情照,架設「我的心遺留在愛琴海」網站供人瀏覽,經由不斷地被轉寄,馬上造成轟動,兩個月立即突破100萬瀏覽人次,促使作者出書。

Hotmail.com更是病毒行銷的經典範例。Hotmail是世界最大的免費電子郵件服務商,創立一年半來,吸引1,200萬人註冊,還以每天新增逾15萬用戶的速度繼續發展。讓人訝異的是,網站成立一年內,只花不到競爭對手3%的費用,就有爆炸性的成長。

病毒行銷成功的關鍵在於議題行銷,以爆笑影片、美麗圖片、感人故事、有趣動畫、好玩遊戲等免費又可輕易連結的網路訊息,達到一傳十、十傳百的效果。

病毒行銷只是借鏡病毒傳播的方式,和令人聞之色變的電腦病毒,一點關聯都沒有。百科全書定義病毒行銷是一種資訊傳遞的策略,通過公眾,將資訊廉價複製,並轉告他人,進而迅速擴大自己的影響。和傳統行銷模式相較,成本較低,效益更明顯。

病毒行銷常用於網站與品牌推廣等,利用口碑傳播的原理,以及網路「口碑傳播」更為快速方便的特性,希望所要傳播的訊息能像病毒一樣蔓延開來。

看上病毒行銷的行銷魔力,企業也紛紛採用。例如,BMW、Sony製作許多可供人們傳閱和推薦觀看的小短片和電影,好萊塢也不落人後,提供發表電影評論的網站。

網路歌曲「老鼠愛大米」下載率相當高,在極短時間內,由網路傳播到全球華人世界,顯示口碑相傳有相當的情感影響力,並傳遞著重要的信任感,這是傳統媒體很難達到的效果。因此,病毒行銷必須塑造一個美好體驗的元素,讓人們樂於分享。

病毒行銷可以主動傳播者或社交圈廣的意見領袖為對象,當然也可挑選樂於嘗試新鮮事物的創新者,因為病毒很可能只在一群常有聯繫的消費者之間傳播。 Google的「邀請制度」是極富創意的病毒行銷方式,表面上失去主動註冊的會員,實際上卻藉著意見領袖的邀請,得到更多義務的業務推廣人員。

其實人類一出現,就懂得口碑相傳,但現代通訊科技發展帶來更多的機會,病毒行銷可與任何一種業務手法結合,也適用任何一種有形且易於引發討論的產品,最重要的是可以沒有時空限制的傳播。

在網際網路時代,如何善用病毒行銷,似已成為企業營運的重要課題。


作者: CGS Friendly Print
本文選自聯合新聞網 ,網址為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3268672.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