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兩年多前,電子郵件掀起容量戰,從2MB一下子跳到250MB,接著又躍升到1GB;現在Google推出免費信箱的是2.8GB,已經等同網路硬碟。

同樣的情形也在隨身碟上發生,從32MB、64MB到現在的1GB,甚至還有4GB的隨身碟。面對Google來勢洶洶,Yahoo!奇摩及MSN都認為,「電子郵件信箱容量不是問題,服務才是關鍵」。但以網友快速申請Gmail的情形看,「數大便是美」。

1GB有多大?以一份Word檔案,除了文字還要圖表,所占容量約400KB到500KB計算,1GB可容納2,000份這類檔案。大多數文字檔案都在100KB以下,也就是說1GB可容納約1萬份檔案,對大多數網友已相當夠用,更不用說2.8GB了。

由於數位相機普及,許多網友希望互傳分享照片、影片,雖然可以透過網路連結,還是很多人想存在自己的信箱,可以離線觀賞,因此「容量大」就有很大的吸引力。

只是,容量大就會有管理及安全的問題。目前Gmail的垃圾信件及病毒還不多,主因過去Gmail並未全面開放申請,一旦使用者大增,對駭客而言,突破Google設下的層層防護,挑戰性十足,Gmail恐會成為攻擊焦點。

100封信看起來還好,但信件量若達到1萬封、3萬封,就算有很好的搜尋工具,對網友恐怕也是不小的心理負擔。在追尋「大還要更大」之際,回歸需求面及便利面,找到「適當的大」,應是服務提供者的重要課題。

【2007/03/08 經濟日報/記者 何佩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馬堤 的頭像
    馬堤

    馬堤的剪報筆記

    馬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