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寬頻化社會時代逐漸來臨的同時,照顧服務本身也出現相當大的變化,尤其「維護尊嚴和自主的老年」是西方已開發國家實施老人福利政策的目標;而讓每個老人能在最少限制的環境中,維持最大的獨立自主之生活功能是政策推動的策略之一,基於這個原因,各國莫不紛紛推行各項服務方案以實踐「就地老化」(Aging in place)的理想。對於我國而言,同樣面臨高齡化社會趨勢,因此在就地服務、快速反應、城鄉平衡等政策目標之下,利用資、通訊科技的導入,發展新興照顧服務模式不僅能滿足受照顧者的需求,同時亦能滿足總體社會福利及經濟的政策效果。
依照上述國內有關社區式、居家式照顧服務的模式內涵,在資、通訊科技導入之後的新興照顧服務模式可以區分為兩種:一種是具有醫療內涵的服務模式,另一種為無醫療內涵的服務模式。若將資、通訊科技導入至照顧服務領域,無論是否具有醫療內涵,對於相關產業商機的拓展、整體社會人力資源的充分利用,乃至於國家整體福利福祉的提升,都將產生相當可觀的影響。
壹.具醫療內涵的新興照顧服務模式
具醫療內涵之新興照顧服務模式係結合了醫療院所、服務提供者及藥局、保險公司等環節共同組成,在這樣的架構之下,可以提供受照顧者完整的照顧服務。以新興照顧服務諮詢服務系統為例,就是針對心臟病、氣喘、慢性肺病、孕婦、及老人居家護理而設計的24小時早期預警警報系統,以達到即時無線追蹤病人醫療資訊的救人目的。一般來說,新興照顧服務需要配合遠距醫學中心來提供這種醫療資訊服務,目前全球已有25個國家建立這種體系。醫院醫護人員可隨時監控病患生理狀況,如遇緊急狀況發生,可及時予以處理。一般病患也可經由網路與醫院連線,於家中就診。經由這樣的應用,以後不用出門也可以得到一樣的醫療照護。
新興照顧服務模式下之家庭網路系統的主要目的是讓需要照顧的人可透過手持式居家照護無線控制器,控制居家電器用品(如家電、照明、安全、監控等系統、窗簾等)、撥打緊急電話(如醫療院所、家屬等)等用途功能,並且串聯各種居家醫療儀器(如電子血壓計、體溫計等)、接收器、家電用品、資料收集設備、保全設備及對外寬頻網路擷取等設備與系統。在前述的目的之下,在家中的網路有以下四種,分別BAN(主要包含了智慧醫療設備端的互通協定IEEE1451及部分 IEEE 1073 網路架構)、PAN、WLAN及 PowerLine Control Network。
未來在具醫療內涵之照顧服務相關產品方面,主流趨勢為將半導體科技(如感應器晶片)與通訊科技(如電信網路、IP網路)相結合後發展出終端產品,配合醫療單位連結到後端的資料庫做數據分析,給予病患在病情上的監控與預防。觀察當前專為居家照護所設計的產品,多屬這類產品。這種產品在分類上被歸屬於醫療器材,我國醫療儀器廠商宜配合此一契機拓展產品線,增加競爭優勢。
這些醫療專業領域的Know-how 再加上通訊技術及相關感測資訊技術的新產品,可望在未來的遠距照護的市場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我國醫療器材產業在建立生理信號監視系統技術方面已有突破。目前政府積極推動的醫療器材關鍵技術研發,包括生物晶片技術、多功能生理訊號技術、高品質居家護理相關產品技術等,都對我國相關產業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未來醫學發展的方向,應會採用各式遠端監測感測技術,如視訊、血壓、智慧型服藥系統等,逐漸取代高成本、費時的臨床問診模式。
貳.不具醫療內涵的新興照顧服務模式
為了提升受照顧者的生活品質,在探討資、通訊科技導入至照顧服務的相關議題時,醫療保健層面的應用僅為其中一部分,其他包括對於受照顧者的生活服務或是來自於受照顧者精神層面的滿足亦相當重要。在社區式、居家式照顧服務蔚為照顧服務的主流模式前提之下,資、通訊科技的導入可以應用的主要層面分成兩個部分: (1)居家服務提供者管理系統,提供居家服務之資訊化、行動式管理平台;(2)專為高齡人口設計之網站,滿足資訊需求並提供商務功能。
在生活服務方面,由於其內涵為「人對人」的服務,因此IT技術的導入重點應在於「協助照顧服務提供者提供人對人的服務」。由於現階段照顧服務提供端對於資、通訊科技的相關應用並不普遍,使得居家服務在運作效率上無法有效提升。在建立社區式、居家式照護服務時,要讓專業人員透過訓練了解如何運作社區式、居家式照護服務模式已屬難事,對於廣大未受專業訓練的使用者而言,要能獲得完整的資訊更屬困難,使用者可能會因資訊取得過於零碎而放棄使用專業的社區式、居家式照護服務,或是無法獲得適當的照顧服務。
因此,以國內在嘉義地區進行的實驗社區先導計畫為例,資策會電子商務技術實驗室便協助建置了一套照顧服務提供者資訊管理系統。資策會電子商務技術實驗室於 92年初投入長期照護領域的研究,主要的工作重點在於研究如何利用導入IT技術以建立照顧服務網路。在不同的社區式、居家式照護服務模式之下,分析了解照顧經理如何提供其專業服務,從而探討照顧經理的需求,並以電子商務技術實驗室在電子商務相關技術領域的專業能力,研究建置照顧服務提供者所需之軟硬體設備環境,藉由建置一個成本低廉的照顧服務提供者資訊管理系統,就能有效提供照顧服務提供者更多的協助,服務的提供也不再零散,需求者將能取得更完整的資訊。
除了上述之居家服務管理平台是資、通訊科技導入至不具醫療內涵之照顧服務領域中,較受到關注的部分,其實透過寬頻網路環境也能滿足老年人在精神層面方面的滿足,這部分之首要目標為彌補老年人逐漸失去的社會性機能,讓老年人得以繼續維持其社交能力,透過新興寬頻通訊技術,讓老年人得以利用寬頻上網的機制獲取外面世界的種種資訊,當為滿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的一項重點工作。
寬頻環境環境能夠提供老年人最大的助益來自於訊息管道的暢通,透過網際網路無遠弗屆的特性,讓老年人得以在其間進則學習成長,退則維持其社群網絡關係。舉凡各種醫療保健資訊、交通、氣象等公共資訊,乃至於休閒、娛樂等生活資訊,皆能透過寬頻網路提供更好的服務。除了資訊的提供之外,透過網際網路也能提供老年人互動的空間,透過老年人虛擬社群的建置,讓老年人的社交能力得以維持,也讓一些行動不便的老年人仍得以在不出門的情況下,與外界保持接觸。
相對於具醫療內涵的新興照顧服務模式下的產品與技術商機,不具醫療內涵的模式較無針對性,舉凡能夠滿足使用者生活上各種需求的產品均是商機之所在。因此包括(1)居家服務提供者管理系統,提供居家服務之資訊化、行動式管理平台以及(2)專為高齡人口設計之網站,滿足資訊需求並提供商務功能等兩種系統平台,將是提供令消費者滿意服務的重要管道。
參.資、通訊科技導入至照顧服務產業將創造相關產業商機
在新興照顧服務模式之下,資、通訊科技得以透過各種應用來呈現,舉例而言,需要照顧的人可透過手持式居家照護無線控制器,控制居家電器用品(如家電、照明、安全、監控等系統、窗簾等)、撥打緊急電話(如醫療院所、家屬等)等用途功能,並且串聯各種居家醫療儀器(如電子血壓計、體溫計等)、接收器、家電用品、資料收集設備、保全設備及對外寬頻網路擷取等設備與系統,以獲得各種必備的服務。
從老年人平常生活起居照顧服務乃至於醫療照護的各種需求,其中蘊藏了龐大的商機,包括人力服務的提供及相關應用服務等,為相關產業創造相當可觀的發展契機,隨著照顧服務的主軸從機構式服務向社區式、居家式服務延伸,商機的觸角也將深入至每個高齡人口的家庭及所在的社區中。
照顧服務產業的商機不僅存在於照顧服務提供者的雇用方面,包括設備(資、通訊設備及輔具)及應用服務都是商機所在,端視業者如何整合價值鏈,創造可行的營運模式。目前我國之照顧服務的提供體系透過資訊及通訊科技的協助以提升服務品質的認知程度仍不足,因此將資、通訊科技導入至照顧服務產業,將是未來商機最龐大所在,值得相關業界積極投入。
作者:資策會MIC 簡文強 日期:2004/03/01
- Mar 01 Mon 2004 17:55
資通訊科技導入至照顧服務之應用分析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