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YouTube二位創辦人(左起)陳士駿與賀利。二人結識於伊利諾大學電腦系。
美聯社資料照片

來自台灣的網路影視分享網站YouTube共同創辦人陳士駿建議年輕人:「要願意去冒險。假如有個好創意,你必須願意去下注與努力以赴。

他強調:「這不是很容易,因為大多數的人都為了好的薪水與福利而做事。」

現年27歲的陳士駿曾就讀於香檳伊利諾大學電腦系,11日他以電郵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YouTube被Google收購之後,他並沒有任何新的計畫。「我的目標是,善用Google提供的資源來加速YouTube更大、更多的成長」。

YouTube為網路第二版(Web 2.0)最成功案例之一,即發揮網路社群力量,在短短20個月內,就創下令人咋舌的成績。

根據YouTube的說法,該網站每天有1億部以上的錄影短片被收看,每天有6.5萬支影片上載至其網站,占有網路影視收看市場的六成。另外根據網路研究公司NielsenNetRatings的調查,每月擁有近2000萬個有限上網人次(unique users)等,這些成績是由網友凝聚出來的團結大力量,無怪乎網路搜尋巨擘Google願意出高價16.5億美元買下YouTube。

11日連上YouTube網站,兩位創辦人陳士駿與賀利發表被Google收購的特別錄影帶,已經有近150萬人次點選觀賞。而來自社區內網友回應也非常熱烈,從老到少、支持與批評者都有。

不少網友發揮創意,忙著為被Google收購後的YouTube找新名字,有人取「YouGle」,也有人喜歡叫「GooTube」。也有一位網友把Google與YouTube的商標結合起來,設計一個「GooTube」標誌,回應這件收購案。


【聯合報/本報系記者高蘭馨/加州聖荷西11日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