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13-09-02  記者 陳祈儒 報導

兩岸通信搭橋,上周在台中圓滿閉幕,與會的台灣/大陸通訊科技、網通設備廠都重視接下來TD-LTE的進展,更有許多在台灣從事CPE、軟體與平台開發的廠商參加,顯示電信應用不再只是技術上的交流,而是更深層的應用模式的互動

而大陸、台灣官方都對於未來的合作冀予厚望,加上南韓、日本在亞洲區域都已經進入了4G或是LTE-A的網路服務,為了迎頭趕上亞洲鄰國的發展,大陸工信部與台灣的政務委員也相繼拋出了要合作5G的話題。

從與會科技廠的反應來看,兩岸互動升溫,而且在通訊服務有了共同的語言真的是好事。不過,以實際的進展來看,在4G/TD-LTE上還有許多討論與協調的空間,5G話題意在凝聚雙方的共識,而不一定在這三至四年就要付諸實現。

就實際的商業化進展來說,把4G的網路服務、技術合作先架起來,遠比討論5G來得重要。

就國際電信組織與主要的電信網路設備廠來說,5G其實還沒有真正的定義存在。在大陸發展3G/HSPA實質上不算成功,而台灣本身也在4G電信落後的情況下,雙方應該好好先把4G的商機推展起來,5G則可以拿來作為雙方努力的長遠目標。

據 ITU表示,4G是指下載速度達100Mbps,而上傳50Mbps的網路電信服務;按定義來說,LTE甚至可稱作3.99G,相對LTE Advanced,與Cat.C可以稱之為4G、5G的研究階段。5G目前還停留在學術單位與和AT&T實驗室裡,業界還沒充分討論出5G的定義 與標準;在標準尚未明確訂定之前,台灣與大陸應該就4G的未來充分準備,才有利縮短與國際電信市場的差距。

手機無線下載速度可達到每秒 3.6G的通訊技術稱之為Nomadic Local Area Wireless Access,簡稱NoLA,該技術目前暫被稱為5G。南韓三星電子月前宣示 ,計畫以2020年實現該技術的商用化為目標,全面研發5G行動通信的核心技術。三星雖聲稱投入此一發展方向,但謹慎表示,真正的5G規範並未落實。

在 2013博鰲亞洲論壇時,中國移動就指出,從全球情況來看4G的快速發展已成為「現實」。目前,4G第二階段的技術已經研發出來,而國際上對於5G的研究 已經開始;其實,中國移動也很了解4G到5G的實際過程,在整體終端環境才剛走向4G時,至少兩岸要投入4G的應用發展,並嘗試將硬體商機帶給技術與製造 廠,有了4G的營運與生產製造經驗,科技廠也才能獲得商用化所帶來營收的養分,並銜接到未來可能發展的5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