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17  電子時報  梁燕蕙

惠普(HP)這家全球營收最高的科技業者,其實就像蘋果(Apple)一樣,當初2位天才工程師創始人William Hewlett與David Packard也是從加州北部的車庫裡,白手起家的。如今,惠普已經成長為全球數一數二的大型企業,不僅整體營收高達1,260億美元,當前市值也超過 600億美元。但這家科技巨擘近來不受投資人青睞,新任執行長Leo Apotheker上任9個月以來,卻連番下修公司財測,該公司股價已經下跌大約30%,讓人不禁懷疑,惠普手中當真握有轉危為安的魔術方程式嗎?

美國時間2011年8月18日,就在惠普舉行2011會計年度第3季(5~7月)財報法說會的同時,惠普執行長也正式宣佈將停產搭載WebOS作業系統的平 板電腦(Tablet PC)和智慧型手機(Smartphone),關閉這項業務,這等於是讓惠普在2010年12億美元的Palm收購案,付諸流水。

此外,Apotheker更表態惠普正考慮分拆或脫手旗下個人電腦事業群,這更是向整個科技業界丟出一個震撼彈。10年前,惠普斥資250億美元收購康柏電 腦(Compaq),企圖以購併案擴大規模躍居龍頭,10年後,PC龍頭惠普卻也想走上藍色巨人IBM的路子,脫手PC事業,深耕高獲利率的企業客戶市 場。Apotheker有把握能順利帶領惠普轉型嗎?在此之前,且讓我們試圖解析惠普這家龐大的企業體。

貢獻惠普營收最大的一個部門是個人電腦事業群(PSG),以2010會計年度的資料來看,該部門挹注惠普營收貢獻度達32%,這個部門負責銷售惠普、康柏和 Palm品牌的筆記型電腦(NB)、桌上型電腦(DT)、行動裝置以及其他運算設備。但問題在於,全球PC龍頭惠普旗下的這個部門,其實也是該公司最不賺 錢的部門,營益率(operating margin)只有5%,而且僅貢獻惠普公司整體獲利的13%。

相反地,惠普獲利的金雞母當屬其 服務部門(HPS),該部門挹注惠普營收貢獻度達27%,雖然比重不如個人電腦事業群,但其獲利卻佔了惠普整體獲利的36%。當然,這隻獲利金雞母主要是 從2008年收購當時全球第2大IT服務供應商EDS所組成的。至於惠普傳承已久的獲利金雞影像暨列印事業群(IPG),其2010年度的營收佔了惠普整 體營收的20%,該部門對公司整體獲利的貢獻度仍達到28%。

至於當前最熱門的雲端運算,背後的基礎建設資料中心相關設備等產品,則隸屬於惠普旗下的企業儲存暨伺服器事業群(ESS),這個部門的營收占公司整體比重的15%,其營益率也達到15.3%,不可小覷。

惠普旗下還有軟體部門(Software)和惠普金融服務(HPFS)部門,目前挹注惠普營收貢獻度還只有個位數字的2.8%與2.4%,但軟體部門的營益 率居各部門之首,高達21.2%,這塊業務也是新任執行長Apotheker宣誓將深耕的領域,而且也恰好是這位曾任德國軟體大廠思愛普(SAP)執行長 的專長。事實上,就在惠普宣布有意分拆PC事業的同時,惠普也證實已經同意以103億美元收購歐洲軟體業者Autonomy,據說,這只是一連串購併行動 的開始。

當前以資料中心為基礎的雲端運算發展趨勢下,這股潮流逐漸獲得企業客戶的青睞,而且也開始在一般消費者身上獲得迴響。這股趨勢有益 於惠普的服務和企業這2大高獲利率的部門業務。再加上惠普列印業務廣大的客戶群基礎以及數位商業出版的崛起,惠普老字號的列印事業群仍將繼續扮演獲利金雞 的角色。

競爭對手個個來頭不小 惠普轉型之路難

從另一方面來看,惠普這一路披荊斬棘也不 見得容易,事實上,有好幾家科技巨擘都在爭奪這塊IT服務和企業儲存和伺服器的市場大餅:思科(Cisco)已經開始賣起伺服器;戴爾(Dell)在各個 市場也都跟惠普硬碰硬;甚至像甲骨文(Oracle)這樣的軟體大廠,也靠著從昇陽(Sun)收購而來的硬體產品線,搭配自家厚實的軟體資產,發展出可吸 引客戶青睞的軟硬體統合方案。

相較之下,惠普的軟體實力就顯得薄弱許多,而這也是惠普董事會看上Apotheker的原因之一,畢竟,專有 軟體(Proprietary Software)可說是最有效把客戶跟硬體設備綁在一起的方法。當紅炸子雞蘋果就是靠著這個策略,利用iOS和Mac OS,把消費者跟iPhone、iPad、iPod、麥金塔電腦(Mac)等硬體設備綁在一起,難分難捨。這樣的策略應用在企業客戶的市場上當然更為重 要。

的確,以當前的情勢,投資人對惠普投下不信任票自然有其正當的理由,而且這些疑慮在短時間內恐怕難以消除。惠普新任執行長 Apotheker接任9個月以來,已經連續3次下修財測,在日前的財報法說會上,惠普再次下修第4季度(8~10月)以及2011會計年度(2010年 11月~2011年10月)全年獲利預估。在如此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惠普實在已經沒有太多籌碼在遴選執行長這個決定上犯錯,這也意味著Apotheker 所帶領的惠普轉型工程,只有成功、沒有失敗的空間。

Carly Fiorina開惠普CEO空降先河 收購康柏電腦引爭議

1992 年11月,在惠普任職逾30年的Lew Platt,接掌惠普CEO,延續創始人William Hew-lett和David Packard所倡導的惠普風範(The HP Way),卻在1999年退休前,親自從朗訊(Lucent)延攬專業經理人Carly Fiorina入主,開啟惠普近10餘年來連續3位執行長空降的開端。

惠普之道被改變,可說是從1999年7月Fiorina出任惠普執 行長那天開始的。在此之前,惠普並沒有任用過專業經理人,無論高層還是中層,惠普更加注重公司內部的培養。Fiorina上任之後,惠普採購了第一架專 機,Fiorina像明星一樣坐著這架專機遊走於惠普全球的各個市場,傳遞自己的領導理念。她首先推動了惠普改名,將原來帶有明顯創始人印記的英文標誌 Hewlett Packard,壓縮成2個英文字母HP,極力淡化惠普的家族色彩。

Fiorina上任後面臨2個收購的選擇:一是PwC(PricewaterhouseCoopers)的諮詢業務,一是康柏電腦,收購不同的公司,會將 惠普帶到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上。但顯然地,收購PwC的整合之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當時業界對於向IT服務的轉型還沒有明確的認識。而收購康柏電腦則會 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企業規模的擴大、在PC產業地位的提升,這些都更符合專業經理人的短期使命。

事實上,Fiorina的決定讓惠普 的2個創始人家族紛紛提出了反對意見,但當時的董事會對Fiorina投了贊成票,在歷經波折、召開臨時股東大會,終於以繁複的投票程序完成股東意見彙 整,過半數贊成收購案,而惠普董事會更要對股東負責,而非創始人,從那時起,創始人形成的惠普風範,似乎就不再是惠普文化必須的繼承。

也許Fiorina至今引以為豪的是她贏得了代理人之戰,在那場決戰中,惠普創始人強烈反對Fiorina收購康柏,認為收購案會讓惠普失去靈活度,並從此 背上財務赤字。的確,從惠普的財報資料顯示,從2001~2004年會計年度(2000年11月~2004年10月底)這4年中,旗下PC事業對惠普的營 收貢獻度雖然已經拉高到3成左右,但其營益率從-3.6%到0.9%的表現,讓PC事業成了惠普沈重的包袱,也奠下了Fiorina在2005年2月閃電 下台的命運。

Mark Hurd奠定惠普IT龍頭地位 卻被暗諷喪失惠普靈魂

2005 年4月1日愚人節,當美國人沈浸在這個歡鬧的節日相互愚弄取樂時,Mark Hurd低調走馬上任惠普新任執行長,沒有盛大的儀式,沒有信誓旦旦的宣言,沒有隆重的記者會,他悄然地走進了惠普。接下來是一連幾個月的沈默,隨後突然 在7月19日,惠普宣布裁員1.45萬人,引發輿論譁然。

入主惠普5個月以來,穩健低調的Hurd一直在研究惠普的癥結所在,在沒有 弄清楚問題之前,他是不會輕易動手的,這是他多年來的指南。在此之前,Hurd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事蹟就是協助NCR公司(旗下擁有Teradata,同時 也是專門製造ATM提款機、POS收銀機的公司)走出財務困境,當時這位惠普新上任的執行長被稱為扭轉乾坤的高手,市調機構IDC分析師Roger Kay認為,雖然眾人對他所知有限,也知道Hurd是出了名的會刪除營運成本,但對於增加市場佔有率卻乏善可陳,但NCR這家公司至少被Hurd救了回 來,這是當時眾人對於Hurd的想像與期待。

在當時,多數專家認為惠普是個燙手山芋,難以治理。儘管惠普斥資收購康柏,但在PC市場方 面,惠普仍舊受到戴爾的強烈攻勢,原以為惠普加上康柏的市佔率,自然就能勝過戴爾,卻眼睜睜地看著戴爾在PC第一的寶座上越坐越穩。更糟糕的是,惠普稱雄 IT界的列印業務的營益率也在下滑,在當時,這塊業務的獲利佔了惠普總獲利的8成以上。

面對Fiorina留下來的爛攤子,Hurd採用了 解構措施,而這也許是投資人期待新任執行長的第一把火。於是Hurd開始進行大刀闊斧的手術,他宣稱要打造全新的惠普。同時他也開始整合康柏,這樁由 Fiorina主導的康柏購併案,被華爾街分析師認為是徹底的失敗,由於康柏收購案,惠普背上沈重負擔,步入困境。

的確,Mark Hurd在任期間,惠普業績得以恢復,並且度過金融危機最困難的時期,在此期間,惠普超過戴爾成為全球第一大的PC廠商,超過IBM整體營收,成為全球最 大的IT企業。但Hurd努力的方向是簡化組織、壓低成本,他一上任就宣布將陸續裁撤1.45萬名員工,接近員工總數的1成,在內部造成恐慌。

雖 然Hurd在位期間透過收購方式擴充惠普產品線,分別在2006年收購軟體業者Mercury、在2008年收購全球第2大IT服務供應商EDS、在 2010年收購Palm,取得WebOS作業系統平台,將惠普發展成一個大而全的科技公司,其產品線不僅包括電腦硬體、軟體,還包括儲存設備、伺服器、 IT服務等業務。

但在業界分析師看來,惠普的這種業務組成雖可以減少風險,但仍未擺脫硬體業務獨大的傳統局面,儘管Hurd讓惠普擺脫了糟糕的局面,同時也讓惠普這家公司喪失了靈魂,由於Hurd大砍營運成本、研發支出,惠普近年來的創新力道不足,失去了惠普過去向來引以自豪的持續創新。

Leo Apotheker爭議大 能否重返惠普風範?

Hurd 在2010年8月因涉嫌醜聞案閃電下台之後,Apotheker被董事會選為惠普新任的執行長,這也是在業界爭議比較大的一個人物。反對派認為他在思愛普 正是因為業績不佳才下台一鞠躬,怎麼可能把惠普的業績帶上發展軌道?此外,思愛普是一家歐洲公司,Apotheker這位法國人過去也長年不在美國工作, 他又如何能理解一家美國公司運作方式?但支持者則認為,Apotheker是一個善於規劃的領導人,從不畏懼接受重大挑戰,而且他非常有實力能為惠普爭取 客戶,對惠普業績會有很大的幫助。

根據路透(Reuters)引述消息人士透露,Apotheker認為,在Fiorina和Hurd的領 導下,惠普雖然成為全球最大的IT公司,但卻沒能使得惠普成為真正的領導廠商。Apotheker坦承,惠普已經失去了靈魂,他一上任就動手改變Hurd 一味削減成本的手段,還特別增加了研發方面的預算,強調加強創新。

在Fiorina和Hurd這2位空降執行長之前,Lew Platt在惠普工作33年,在1992年11月到1999年期間擔任惠普執行長,將惠普創始人創造的企業文化賦予人性化,在他領導期間,惠普穩健發展, 沒有大的失誤,沒有醜聞,沒有大規模裁員。如今,這位法國人空降執行長Apotheker,能否重返惠普風範?眾人都在密切注視著。

未來發展仰賴行動網路雲端運算與軟體業務

Apotheker 於2010年11月1日起擔任惠普執行長,直到2011年3月14日首次對外公佈自己的戰略。一方面,他主張以WebOS作業系統建立一個連接PC、智慧 型手機、平板電腦、印表機等業務的行動網路中的產業生態系統,這點也將大力倚重雲端運算策略;另一方面,他表示將減少對PC業務的依賴,更加側重於高獲利 率的軟體業務,他表示將透過自行開發、收購和合作等方式在管理和資安產品上保持強勢。

對於前者,惠普在8月18日宣布將停產搭載WebOS 作業系統的平板電腦和智慧型手機,關閉其業務。雖然惠普執行長表示將探索未來將如何發揮WebOS作業系統的價值,但相對於5個月前,這項戰略顯然已經有 所變動,但惠普卻未透露細節。至於後者,惠普也在同時宣布以百億美元購併歐洲軟體業者Autonomy,並且考慮分拆或脫手PC業務,但以惠普PC業務規 模之大,恐怕短時間內買家並不好找。

在過去一段時間裡,IT產業的發展趨勢正在進入垂直整合的階段,就是由一家廠商為客戶提供一站購足式的 服務,從軟體、硬體到網路和服務。惠普的對頭IBM在這個領域已經有所建樹,甲骨文也透過收購昇陽切入硬體市場,從一家軟體廠商搖身一變成為系統廠商,成 為惠普在伺服器市場上的直接競爭對手。

相較之下,惠普過去幾年來,雖然完成了包括Mercury、EDS、Palm在內的幾宗大型收購 案,但並未改變惠普本身基於PC和硬體的業務銷售模式。此外,軟體在惠普的全新戰略中扮演的角色,正在面臨挑戰。做為惠普整體業務朝向行動網路和雲端運算 轉型的關鍵,惠普需要更強大的軟實力連接企業和消費市場,並由此進入一個已經存在的雲端運算和行動網路市場。

根據彭博資料顯示,相較於 IBM和甲骨文每年高達200億美元左右的軟體營收,目前惠普的軟體收入僅佔了惠普整體營收的3%,以2010會計年度為例,還不到36億美元規模,分析 師認為這極有可能對惠普的企業級市場業務造成損害,Apotheker必須做好應對這種風險的準備。

事實上,Apotheker也坦承, 惠普的軟體產品仍須改進,8月18日宣布以103億美元購併軟體業者Autonomy,還只是一系列收購的開始,在未來一段時間裡,以合適的價格尋找合適 的購併對象,將是Apotheker的重要工作,他的目標是將軟體業務營收佔總收入的比重提高2到3倍,這意味著鎖定軟體業務對惠普營收貢獻度達到至少 10%的目標。這項目標能否順利達陣,也可作為觀察惠普是否成功轉型的重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