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麻州劍橋摩克問:你認為六標準差(Six Sigma)有必要落實到組織的各部門嗎?能不能只用在一些例行流程上?

答:六標準差是全球數千家企業採用的嚴格品管計畫,確實應該只選擇性用在能發揮效益的例行運作上。為什麼那麼多公司仍把六標準差套用在大大小小的事務上?因為他們不得不如此,尤其是規模較大的公司。

小公司因為比較不重形式和容易溝通,有時候可以視需要修改流程。在推動跨部門、跨事業、跨階層,甚至跨國的大幅改革時,員工很少會反應熱烈。這種抗拒很自然,但如果公司讓這種反應形成,就會落得一事無成的結果。

奇異(威爾許領導過的公司)一九九五年決定實施六標準差。雖然過程中遇到障礙,但最後徹底落實了六標準差。

由於六標準差支持者的反覆宣揚,每個人都知道,去除「先出貨再補救」的心態,就能開啟占有龐大市場的機會、節省大量成本。確保產品生產從一開始就不出差錯,能一如預期地交付給顧客,這是企業迫切需要實施六標準差的原因。

六標準差確能提高市占率和改善生產力,創造極可觀效益,但絕沒那麼多!儘管如此,如果公司規模較大,我們仍主張應該把六標準差訂為整個組織的方法。有時候確實雷聲大雨點小,但談到大規模改革,你也必須大張旗鼓才能挪移一根小針。

亞特蘭大無名氏問:我們公司的銷售部門僱用最好、最聰明的新鮮人,然後我們提供世界級的訓練三到五年。但訓練完成後,他們卻一個個跳槽到對手公司。我們哪裡做錯了?

答:我猜想,你們有很棒的人才,從很棒的訓練計畫「畢業」後,卻發現公司未花同樣的精力在很棒的工作內容上。

能力高強的員工總是信心滿滿,急著想征服市場,不想知道要先排隊才能輪到大展身手的機會;或必須先待在一個看似前途黯淡的小職務上,他們希望有本事馬上可以創造大未來。

別誤解我的意思。年輕、有能力的員工不能指望從完成訓練後就坐上主管大位,但除非你給他們力爭上游的方法,而且在過程中提供樂趣與挑戰,否則貴公司只能在同業間扮演最佳職業訓練所的角色。

【2007/05/21 聯合報/編譯吳國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