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oogle和百度中搜索IPTV的內容,旁邊分別鏈結著8個和3個IPTV贊助商的廣告,這從側面反映了IPTV在中國已經是相當受關注的產業。

但是從全國範圍來看,IPTV發展不容樂觀,除上海、哈爾濱等城市外,其他城市的IPTV還尚待閨中。原本是三網融合技術發展的良好契機,但由於各方從自身的利益出發,對IPTV的發展持不同的態度,令IPTV發展緩慢。

IPTV命運多舛

2005年4月底廣電總局正式宣佈把第一張IPTV運營牌照發給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2006年4月28日,中央電視臺將中視網路與CCTV.com合併,成立一家新的央視國際網路有限公司,專門負責IPTV和手機電視等增值業務的運營,同時拿到了廣電總局頒發的第二張IPTV牌照;南方傳媒在2006年6月獲得國家廣電總局頒發的一系列新媒體牌照,其中包括開展IPTV業務的第三張全國牌照。至此,三張IPTV牌照全部由廣電機構獲得並運營。

但是IPTV在各地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獲得全國性經營牌照並不意味著就能在全國各地開展業務。2005年12月26日,泉州廣電發出一紙通告,叫停泉州地區的“百視通”網路電視業務(IPTV),這是地方廣電首次公開叫停IPTV業務。

泉州廣電通告稱:“未經國家廣電總局批准,運營商所推介的‘百視通’網路電視(IPTV)業務,廣播電視行政部門將依法予以取締;用戶如發現此類行銷宣傳,可以向當地廣播電視行政執法部門舉報。接入非法廣電節目的用戶,其權益不受法律保護。”

無獨有偶,2006年1月10日,浙江省廣電局發出一紙通告,要求加強IPTV業務管理。該通告強調依據總局39號令,“即使具有在全國範圍內開展IPTV業務資質的單位,要在浙江省範圍開展IPTV業務,也必須經地方各級廣播電視行政部門審核,並重新得到國家廣電總局認可後,方可開展相關業務。”

廣電電信呼喚合作

IPTV業務價值鏈,總體可劃分為內容運營及電信運營兩大部分。

其中,廣電部門擁有IPTV牌照,負責頻道的內容整合、管理、內容監控、安全保護和頻道包裝等,電信運營商則利用現有寬帶網路資源提供傳輸和業務承載通道並向最終用戶提供服務,承擔為用戶服務的責任。

廣電部門提供經過整合的業務內容,提供給最終用戶不同的業務體驗,電信運營商在其寬帶網路接入服務中,能夠提供內容可控的優質網路資源。因此,在雙方的合作中,為最終用戶提供優質的內容、網路服務,實現服務的最終交換並帶來收益、產生分成,是價值鏈發展最根本的動力。所以,廣電與電信需要合作。

事實上,目前除了電視臺提供的節目佔主導地位外,其他的內容運營商也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比如,盛大就想通過IPTV“盒子”計劃與網遊產業形成互動。

和諧社會需要破除部門利益

“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面臨重大轉折的關鍵時期,部門利益的膨脹已經成了阻礙建設 ‘和諧社會’進程的‘絆腳石’。”有媒體如此評論。作為三網融合的切入點,IPTV是廣電總局積極創新的一步,通過發放牌照打開闔作空間,並不是一味站在狹義的行業利益角度看問題,反而應鼓勵有序可控地開展差異化業務。

事實上,三網融合併不是指物理網路的合一,更強調的是業務融合;只有在業務融合中尋找差異化機會,而非替代型競爭,產業鏈各方才能都活得很好。

IPTV在全球範圍內發展加速,我國運營商對IPTV也很積極,因此如何突破政策層面的障礙就顯得十分迫切。IPTV目前播放的內容主要就是電視臺的節目,內容上並不存在“越軌”的行為。

資訊產業部電信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陳金橋認為,廣電部門目前掌握了IPTV政策的大部分話語權,其制定的標準自然從廣電企業的角度出發,電信運營商在這樣的標準面前無疑處於劣勢。

因此,各方更需以積極的姿態為和諧社會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希望2007年IPTV能夠發展的更順利一些。

作者:張智江 發佈時間:2006.12.28 09:46:32 來源:通信資訊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