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聯合晚報╱記者馬瑞璿/特稿】

4G行動寬頻執照競標10月底落幕了,台灣正式迎來4G高速行動上網時代!只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當台灣4G標金躍居全球第一後,資費方案怎麼可能不漲價?

電信產業是公用事業、不是慈善事業,電信業者不可能不漲價,現在只看電信業者每單位如何調整價格;而政府收了電信業者這麼高的標金納入國庫後,如今消費者也只能祈禱電信業者漲幅合理。

台灣4G競標,標金總額1186.5億元、平均6家電信業者每1MHz得標成本8.8億元,都創全球第一;與全球各國相比,香港每1MHz平均成本 1.17億元、瑞典每1MHz平均成本6.4億元。

既然每單位成本都比國外高,那麼台灣電信業者又如何定價?國內已有電信業者喊出會參考國外先進國家費率,但4G標金這麼高,電信業者沒有理由不微幅調整,只是要看電信業者是如何「有良心」的賺回來。

市場人士認為,在政府已經喊出4G費率不能比3G高的前提下,電信業者整體定價不會高於過去,但是在每單位收費上,不見得不會做調整,電信業者同樣也有折 舊成本要攤提,如不盡速賺回標金成本,就無法準備足夠的資金往5G發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馬堤 的頭像
    馬堤

    馬堤的剪報筆記

    馬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