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 產業歷經20多年的發展,江山已大致底定,也整合得差不多了,只剩下幾家廠商,每年成長如有2位數就已相當不錯,價格戰還是相當激烈;反觀智慧型手機是個新興產業,近幾年都是倍數成長,以2006年9億支的手機市場規模計算,智慧型手機僅有7,000萬~8,000萬支,據微軟(Microsoft)估計,2009年手機市場可望成長到12億支的規模,其中智慧型手機可佔5分之1,成長潛力可見一斑。
兩岸、南韓廠商搶食大餅 樂見良性競爭
目前在微軟平台的PDA相關產品中,有8成與台廠相關,不過,大陸及南韓廠商也都大舉投入。大陸有很好的人才,創業熱潮更是方興未艾,手機設計公司幾乎如雨後春筍般林立,南韓廠商則是大小並進,大者如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Pantech & Curitel,都有推出一系列產品的完整規劃,中小型廠商更是不計其數,這些廠商過去也多半有發展Linux平台的經驗,我認為這是一種良性競爭。
事實上,台灣廠商已經在手持裝置佔有很好的位置,例如宏達電成功打入全球市場,神達的自有品牌GPS產品,也在多個市場獨占鼇頭,倚天不僅在自己的股票機領域打響名號,也成功開發出高度整合性的超薄GPS PDA手機,其他像是集嘉、華碩、廣達等廠商,也都與其客戶建立相當緊密的合作關係。
智慧型手機歷經這幾年的發展,雖然有一些廠商熬出頭來,但這只是第一回合而已。無論是台灣、南韓或大陸廠商,都可看到許多IT廠商投入其中,也有許多新創公司全力衝刺,這是一個重新創業的好機會,只要產品方向正確、找到可以實際獲利的營運模式,此刻投入絕對不算晚,畢竟市場還在嬰兒期,無論是由大公司跨足,或是新創公司,都有很多重新創業的機會。
品牌、代工各有機會 策略選擇各異
以智慧型手機產業來看,品牌與代工其實各有機會,要看廠商各自的策略而定。就品牌而言,有許多不同的玩法,必須思考究竟要經營全球性品牌還是區域性品牌,要做製造商品牌還是通路商品牌,當然,經營品牌不是在產品上貼上一個Logo而已,涉及品牌定位、行銷投入、消費者溝通等環節,難度確實很高。
在代工部份,相信台灣廠商還是會扮演重要角色,畢竟過去在製造、品質管理的掌握,都有很多優勢可以借重,也形成一定的進入障礙;不過,智慧型手機產業與PC產業不同,除了產能的經濟規模藉以降低成本外,創新是非常核心的競爭力,才能避免殺價的老路。建議台廠應該多培養消費性電子產品的設計人才,才能創造出兼具功能與外觀設計的獨特產品,這也是與傳統IT產業最大的差異。
至於有些廠商兼做代工與品牌,可能有其策略考量。部份廠商發展自有品牌,是為了測試水溫,並以實際市場成績打動代工客戶,一旦有好產品獲得客戶認同,走回大型代工訂單的路線也不是壞事,畢竟經營品牌不是每家廠商都擅長;當然,有些廠商在測試水溫時闖出一片天,就將重心放在自有品牌,更能將自己的價值極大化。
零組件價格滑落 普及化水到渠成
雖然一般人認為目前智慧型手機的售價還偏高,不過,價格的滑落是相當自然的趨勢。現在智慧型手機的族群仍集中在知識工作者及商務人士,未來在價格下滑及應用多元化之後,一般消費者會將現有在PC上的應用,轉向行動設備,普及化指日可待。
事實上,智慧型手機的成長潛力,已經吸引許多零組件供應商前仆後繼投入,包括處理器、面板、晶片組等主要零組件,都會因為經濟規模提升及競爭加劇而自然降價,這個趨勢將會自然而然形成,不用過度憂心。
另外,智慧型手機廠商也會各自找到自己的利基,例如股票機、GPS、無線投影機等,使產品愈來愈多樣化,而營運商也會開發更多豐富的應用,例如Push Email、行動條碼、行動電視等,只要消費者感受到智慧型手機是一種功能豐富、便利好用、高貴不貴的設備,用過了就不會再回去使用一般功能手機。
作業系統新生態形成 整合供應鏈大步走
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的新生態已然成形。過去微軟投入此一市場時,Palm OS的市佔率高達85%,微軟僅有個位數,不過,當時的競爭對手現在都成了微軟的合作夥伴,微軟在PDA相關領域已穩居領先地位,但在智慧型手機領域則還落後Symbian一段距離。
現在的作業平台供應商,必須提供整合硬體、軟體與應用的完整解決方案,將整個生態系統串聯好,這樣才能讓硬體廠商專注於開發自己的產品,少走很多冤枉路,也會節省許多研發資源的浪費。
此外,作業平台業者必須直接與營運商建立合作關係,適時引薦設備廠商給營運商,並協助品牌推廣及銷售,一起將市場大餅做大。畢竟電信營運商的語音營收一直下滑,必須尋求多媒體、數據等得以提升用戶平均營收貢獻度(ARPU)的應用,如果智慧型手機能與PC及其他設備、後端伺服器系統互通整合,最有機會獲得營運商青睞。
總之,智慧型手機市場帶動的不僅是硬體設備廠商而已,更是上下游供應商的完整產業鏈,我希望台灣廠商都能趕上這波風潮,而且能夠比創意、比品質、比差異化,而不是一味殺價,預期在未來2年內,台灣會出現更多類似宏達電這種成功的公司。(微軟亞洲區OEM嵌入式系統事業群總經理吳勝雄口述,沈勤譽整理)
吳勝雄現任微軟亞洲區OEM嵌入式系統事業群總經理,負責推動微軟在亞洲區嵌入式系統的業務。他在1992 年加入台灣微軟,曾擔任台灣微軟OEM部門副總經理,負責推動與台灣IT硬體製造業相關的OEM業務,後來從PC業務轉向手持裝置與嵌入式設備,協助宏達電、神達、廣達、華碩等台廠,打造現有的智慧型手機榮景,在加入微軟前,曾任職於王安電腦台灣分公司,從事資訊軟硬體產品行銷工作達6年。吳勝雄畢業於台灣大學農業工程學系,並取得政治大學EMBA碩士學位,2002年擔任行動智慧聯盟首任會長,目前也擔任台北縣電腦公會理事。
微軟亞洲區OEM嵌入式系統事業群總經理吳勝雄
電子時報 記者沈勤譽∕台北 2006/11/14
- Nov 14 Tue 2006 16:14
智慧型手機產業風起雲湧 普及化指日可待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