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原預定二○一○年達成無線電視全面數位化的目標,在行政院要求下,決定稍稍提前至二○○九年底完成,亦即自二○一○年起,大約有一百多萬戶必須添購數位機上盒才能收看無線電視 。與會官員表示,將研議新聞局與內政部編列預算補助購置機上盒與設備的可能性。

交通部上週再度邀請國家通訊 傳播委員會(NCC)、新聞局和內政部 等相關單位,就類比無線電視頻道收回時程與配套辦法進行討論。官員表示,原先訂定的無線電視數位化時程分三階段處理,外島在二○○八年完成,西部走廊為二○一○年,東部則在二○○九年。

不過,政院認為以目前五家無線電視台每家頻寬為六MHz,每一頻道可播出一到三個節目,由於頻譜屬於稀有資源,現在同時用類比和數位頻道雙套播出的方式太過浪費,要求提早收回,並將這些頻譜轉做其他用途。

經過跨部會討論後,規劃以二○○九年底作為執行目標,但後續配套與時間最後仍要由行政院做最後決定。原先各部會傾向不進行補助,但是部分官員認為,不補助是無法順利轉換為數位化,因此上週會議中,有人提議由內政部與新聞局各自逐年編列預算提供偏遠地區設備建置與低收入購買機上盒費用。

以一台三千元機上盒作為計算,目前內政部登記為低收入戶有八萬戶,至少要二.四億。

另外,雖然原民會已經撥款協助山區設置衛星接收設備,但對象僅限原住民身份,因此偏遠地區收視部分,則由新聞局撥款建置變頻機設備。交通部郵電司長鄧添來曾說,類比頻道收回後,預估影響層面不會太廣。

中時電子報╱陳依秀/台北報導 2007-01-08 03:5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