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可以增加的頻寬

在有線的世界裡,電信業者拉一條線到你家裡提供寬頻上網,這條線路是你專屬的,頻寬可以獲得保障。如果覺得頻寬不夠用,在技術許可的範圍內多花點錢就能增加,要不然多拉條線路也可以。

而電信業者收攏所有用戶的傳輸流量進機房後,對外將這些流量轉送或交換出去。用戶多了或者每個用戶的頻寬量大了,則以增加設備和對外連接頻寬的方式解決,同樣的,會需要多拉幾條對外的線路。

在有線的世界裡,先不論電信業者的經營成本壓力,頻寬不夠時永遠都能以增加線路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不論是供應給終端用戶的頻寬還是電信業者本身擁有的總體頻寬,都是可以擴充的。

無線上網也類似。電信業者佈建的基地台本身也有使用人數與頻寬上限,同時連線人數不能超過某個固定值,所有連上來的人共同分享該基地臺所能供應的頻寬。當然,分享的人多了每個人的速度就慢了。

換言之,如果用戶老是連接不上或是連上了但速度很慢,那表示應該增加基地台數目。先不管電信業者的經營成本,這個部份是可透過增加基地台數目來達成較大頻寬供應的。

◎無法增加的頻寬

然而,無線卻有個最致命的特質。由於頻譜的天然限制,一個無線頻段裡能傳輸的數據資料其總量是固定的,一個電信業者被發配到某個無線頻段因而開始能提供服務時,他擁有的頻寬總量幾乎已經固定。

這就是頻率的稀有性。換言之,無線的電信業者必須決定怎麼分配在手上所擁有的固定頻寬資源。如果用戶量大了,每個用戶能分到的頻寬就可能是不夠的。

透過技術改進可以解決部分問題,例如更佳的無線調變技術或資料壓縮能力,讓一個無線頻段可以擠入更多資料,從而讓電信業者擁有的總體頻寬增加。例如技術的演進從2G到3G到目前3.5G以及未來的4G。

然而與有線不同,此部分的增加依然是有限度的。這是為何行動電信業者提供的3G無線上網服務其包月費用比較昂貴的原因。因為有限的頻寬資源大家搶,出得起高價的人可以優先獲得。

此外,電信業者建立2G或3G主要在提供通話服務。當有多個用戶同時搶佔基地台頻寬時,電信業者會優先讓電話能通,要上網的人可能會無法連線。上述種種,都可能讓無線上網的價格與體驗並不怎麼好。

◎3.5G初露曙光

明白以上種種限制後,解決方法大致有兩端。一是引進新技術,例如先前所提從2G到4G,讓電信業者能搾出更多頻寬。另一是讓通話與上網的人走不同的連線路徑,以避免兩者互搶基地台資源的情況。

無線上網的包月費率什麼時候會降下來?目前台灣地區的WCDMA 3G電信業者提供的費率大約在每月台幣 750元到 850元之間,能提供的上網速度理論值為384K。 相較於ADSL其價格較便宜,但是速度卻慢很多,但這已經是在行動狀態下「足夠使用的頻寬」,相較於WiFi,好處是走到哪幾乎都有訊號,不需要到處找熱點。難怪3G無線網卡自推出以來就十分熱賣。

然而正如筆者先前所提,要能「部份取代ADSL」無線上網用戶數才可能大幅增長,目前3G並不具備這種實力。如果有某種無線上網方式,能在家使用也能在戶外使用,速度與ADSL相當,豈不是太好了?

3.5G來了。這個建構在 HSDPA技術上所提供的無線上網方式,其下載速率理論值可達到 14.4M,實際下載速率可達3.6M,已經於2006年10 月初在台北出現,並且以和3G包月的價格相同,提供用戶申請。

◎面對家庭用戶的成本急遽增加

以價格和實際測試的傳輸速率,這個絕對有實力部分取代ADSL的服務一推出就掀起電腦玩家和商用人士的廣泛注意,讓力圖振作的台北市無線WiFi服務的處境大感尷尬。 目前3.5G無線網路卡價格仍然偏貴,要價大約台幣一萬元左右。而內建3.5G晶片的筆記型電腦也已經出現,售價約八萬元台幣。相信只要電信業者有意願推廣,價格的下降將是指日可待。

然而,這對電信業者來說卻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因為 HSDPA技術並沒有解決同時連線人數的問題。一個3.5G基地台依然只能容量16個人同時上線,當「部份取代ADSL」的情況發生時,基地台將不敷使用。

當基地台用於提供電話服務時,一個正常對話可能在幾分鐘內結束,不會長時間佔用基地台。然而提供給用戶上網可不一樣,用戶可能整夜連線下載檔案。為了應付家庭用戶,基地台數量將必須增加。

因此,變相拉高包月費用或者限制每用戶頻寬的情況將可能發生。資源是稀有的,這件事情在無線的世界裡始終不會改變。除非有更新的技術能供應更大的頻寬。4G,會是個值得期待的新技術嗎?

⊙訂閱《數位之牆電子報》FREE!
每週一發報,探討數位化導致的變革,面向包含通訊、網路、新媒體對你我生活及企業與社會的影響。

【2006/11/27 數位之牆/黃芳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馬堤 的頭像
    馬堤

    馬堤的剪報筆記

    馬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