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他的生命週期,在經歷了成長期、成熟期之後必然會慢慢的走向衰落,一如日升日落,潮起潮涌,通信產業自然也不能例外。
就拿目前世界上廣泛使用的以GSM技術主導的2G來說,獨領風騷15載,但時至今日,他的生命之燈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開始暗了下來,淡出歷史舞臺將是他的最終歸宿,取而代之的便是已經發展了7年之久的3G。這種取代的過程是漫長而又艱辛的,但伴隨著技術與市場的逐步成熟,它的春天還是來了。可是,我們仍然不要忘了,如同2G一樣,它也會有退出歷史舞臺的那一刻。那麼,在接下來3G佔據主流的若干年中,它的發展能否像2G一樣,再次創造出一個通信神話,相信這7年裏,發生在各國,特別是歐洲和日韓運營商身上,圍繞3G生存和發展的主題,關於3G的業務開發、產業鏈的協調發展和打造、業務的推廣等的討論和修正,都是很值得我們進行研究和反思的。下面,筆者將為大家展開這7年史卷,拮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希望讀者能夠在受多方因素而數次推遲拍照發放的時期內,能夠以理性的心態面對3G發展。
開局不利,3G愁容慘澹
1999 年3月,全球第一張3G牌照在芬蘭呱呱落地,西歐的很多國家以及亞洲的部分國家開始紛紛效倣,以後的兩年內3G牌照更是被空前神話,歐洲運營商們為牌照已經支付了1000多億歐元,無力按照許可證條件鋪設網路和開通業務成了很多歐洲運營商資金匱乏的後遺症。一段時間之後,世界電信業整體瀰漫在低迷之中, 2000年電信業泡沫的破滅讓3G在歐洲遭受非議。3G發展的不景氣,讓歐洲運營商學會了謹慎。
當時,麥肯錫的一份報告指出,歐盟的牌照發放方式已經造成了歐洲行動通訊業在2G向3G過渡中的大量新問題,包括高昂的牌照費用以直接的方式,股價貶值以間接的方式吸走電信業的資金積蓄,使3G基本建設後繼乏力而遲滯;超過市場容量多發的牌照抬高了3G供應成本而使3G市場供需失衡,最終消費者也將需要有更漫長的等待、支付更昂貴的價格才能享受到3G服務。
開先河,3G發展始征途
2000年12月,在吸取歐洲失敗的教訓的基礎上,日本以零許可證拍賣費的方式頒發了3G拍照。從而,使得日本的運營商免予擔負鉅額資金負擔,有充足的資金建設網路。
2001 年10月,日本NTT DoCoMo的全球第一張WCDMA網路開始商用,並在2G時代的i-mode基礎上,推出3G業務“FOMA”。FOMA在發展的初期,雖然背靠成功的 i-mode,使原來習慣使用i-mode的用戶順利過渡到FOMA,但是當時產業生態鏈中的網路運營商、設備供應商、終端提供商的演進速度仍然落後於 3G新技術發展的要求,使得FOMA推廣的客觀要求得不到滿足。日本乃至其他國家的3G發展也接踵進入了熱潮後的低潮期。後來,為促進各方的平衡進化, DoCoMo採取了向終端廠商提供“補貼”、加快基礎網路覆蓋以及制定有競爭力的資費政策等措施,加快消費者對FOMA的認知度和接受度,提高了消費者使用FOMA的積極性,促進了FOMA的市場發展,形成了比i-mode更複雜的FOMA產業生態鏈。從2003年3月份開始,DoCoMo的FOMA用戶數呈現持續快速增長勢頭。截止到2005年3月底已超過1100萬,佔其4800萬用戶總數的23%。FOMA服務中語音和數據業務的使用比例已達4: 6,其中數據業務ARPU值已佔到總收入的30%。
2003年6月,南韓的SKT基於CDMA20001 XEV-DO網路的June業務在世界上首次實現同步方式可視電話服務商用化,為實現真正的IMT-2000服務,取得第三代服務的領導地位奠定了基礎。
從這個意義上說,這個時期3G的發展受到終端和技術的制約,多數業務還只是停留在概念中,並沒有大規模商用化的現實意義。也再一次警示人們,3G產業生態鏈的協調發展,對於3G業務的繁榮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而這種作用也必將貫穿後3G時代。
群雄爭霸,運營商3G時代跑馬圈地
2003 年,歐洲10個地區市場相繼推出了WCDMA商用網路,使得當年的3G市場呈現出了快速成長的特點。其中,最具代表性的H3G(和記黃埔電訊)獲得了香港、英國、義大利等11個國家和地區的3G牌照,大半個歐洲已經被納入其“勢力範圍”,並與歐洲幾家大足球俱樂部簽署合作協議,提供以足球為代表的體育資訊及視頻下載等增值服務,但其主營業務依然是語音,而且當時絕大多數用戶因為低廉的通話費才選用H3G的網路,沒有絕對的差異化競爭優勢,這就造成了,它的高端數據業務在市場上暫時還沒有形成很大影響,這使得以數據業務應用為基本特徵的3G面臨很大的發展困境。另一方面,由於其當初空降進入行動通訊領域,網路覆蓋率偏低,服務品質明顯不如競爭對手的GSM,也是導致他至今依然虧損的主要原因。
2004 年,WCDMA發展更加迅猛,歐洲很多運營商相繼將網路投入商用。自此,在熬過最冷的電信業寒冬之後,3G業務市場上的新特點日漸明朗,3G發展已經具備了穩定的產業環境,其用戶市場也終於擺脫了漫長的啟動期,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3G再次成為全球運營商關注的焦點。
2004 年中值得一提的運營商還有英國的 Vodafone,在全球電信市場持續復蘇、3G技術和業務加速發展等綜合背景下,這個老牌GSM運營商對3G的態度也由謹慎轉為積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歐洲多數地方建立了自己的3G網路,並且推出正式的商用服務。截至到目前,Vodafone已經持有12個國家的WCDMA牌照,並已在11個國家開通了基於WCDMA R99的3G網路。在發展3G數據業務的過程中,Vodafone將3G數據業務初期的客戶群體定位在那些經常用筆記本+無線數據卡上網中小企業和商業用戶,這正是最能夠拉動業務收入增長的人群,同時,這類用戶也是對服務品質和網路可靠性是要求最高的,任何一個企業用戶的不理想體驗都有可能會讓整個業務斷送。而且,考慮到當時業務和終端都不成熟情況,Vodafone採取先提供數據卡服務,讓這部分高端用戶得到滿意的3G數據體驗。這種穩妥的做法,確實為其在發展前期就吸引了一大批高端客戶,而隨著用戶3G體驗依賴度的加深,3G手機終端的成熟,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轉而採用3G手機。
只不過,由於其歐洲 3G業務發展遠遠滯後於H3G,雖然在3G初期運營中定位在高端,但隨著用戶數量的增加,沒能迅速地向低端拓展,致使其用戶群體數量有限,也因此限制了其後來在3G業務方面的市場推廣,導致在3G產業的綜合運營成本降低的今天,弊端逐漸顯現出來。
就拿目前世界上廣泛使用的以GSM技術主導的2G來說,獨領風騷15載,但時至今日,他的生命之燈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開始暗了下來,淡出歷史舞臺將是他的最終歸宿,取而代之的便是已經發展了7年之久的3G。這種取代的過程是漫長而又艱辛的,但伴隨著技術與市場的逐步成熟,它的春天還是來了。可是,我們仍然不要忘了,如同2G一樣,它也會有退出歷史舞臺的那一刻。那麼,在接下來3G佔據主流的若干年中,它的發展能否像2G一樣,再次創造出一個通信神話,相信這7年裏,發生在各國,特別是歐洲和日韓運營商身上,圍繞3G生存和發展的主題,關於3G的業務開發、產業鏈的協調發展和打造、業務的推廣等的討論和修正,都是很值得我們進行研究和反思的。下面,筆者將為大家展開這7年史卷,拮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希望讀者能夠在受多方因素而數次推遲拍照發放的時期內,能夠以理性的心態面對3G發展。
開局不利,3G愁容慘澹
1999 年3月,全球第一張3G牌照在芬蘭呱呱落地,西歐的很多國家以及亞洲的部分國家開始紛紛效倣,以後的兩年內3G牌照更是被空前神話,歐洲運營商們為牌照已經支付了1000多億歐元,無力按照許可證條件鋪設網路和開通業務成了很多歐洲運營商資金匱乏的後遺症。一段時間之後,世界電信業整體瀰漫在低迷之中, 2000年電信業泡沫的破滅讓3G在歐洲遭受非議。3G發展的不景氣,讓歐洲運營商學會了謹慎。
當時,麥肯錫的一份報告指出,歐盟的牌照發放方式已經造成了歐洲行動通訊業在2G向3G過渡中的大量新問題,包括高昂的牌照費用以直接的方式,股價貶值以間接的方式吸走電信業的資金積蓄,使3G基本建設後繼乏力而遲滯;超過市場容量多發的牌照抬高了3G供應成本而使3G市場供需失衡,最終消費者也將需要有更漫長的等待、支付更昂貴的價格才能享受到3G服務。
開先河,3G發展始征途
2000年12月,在吸取歐洲失敗的教訓的基礎上,日本以零許可證拍賣費的方式頒發了3G拍照。從而,使得日本的運營商免予擔負鉅額資金負擔,有充足的資金建設網路。
2001 年10月,日本NTT DoCoMo的全球第一張WCDMA網路開始商用,並在2G時代的i-mode基礎上,推出3G業務“FOMA”。FOMA在發展的初期,雖然背靠成功的 i-mode,使原來習慣使用i-mode的用戶順利過渡到FOMA,但是當時產業生態鏈中的網路運營商、設備供應商、終端提供商的演進速度仍然落後於 3G新技術發展的要求,使得FOMA推廣的客觀要求得不到滿足。日本乃至其他國家的3G發展也接踵進入了熱潮後的低潮期。後來,為促進各方的平衡進化, DoCoMo採取了向終端廠商提供“補貼”、加快基礎網路覆蓋以及制定有競爭力的資費政策等措施,加快消費者對FOMA的認知度和接受度,提高了消費者使用FOMA的積極性,促進了FOMA的市場發展,形成了比i-mode更複雜的FOMA產業生態鏈。從2003年3月份開始,DoCoMo的FOMA用戶數呈現持續快速增長勢頭。截止到2005年3月底已超過1100萬,佔其4800萬用戶總數的23%。FOMA服務中語音和數據業務的使用比例已達4: 6,其中數據業務ARPU值已佔到總收入的30%。
2003年6月,南韓的SKT基於CDMA20001 XEV-DO網路的June業務在世界上首次實現同步方式可視電話服務商用化,為實現真正的IMT-2000服務,取得第三代服務的領導地位奠定了基礎。
從這個意義上說,這個時期3G的發展受到終端和技術的制約,多數業務還只是停留在概念中,並沒有大規模商用化的現實意義。也再一次警示人們,3G產業生態鏈的協調發展,對於3G業務的繁榮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而這種作用也必將貫穿後3G時代。
群雄爭霸,運營商3G時代跑馬圈地
2003 年,歐洲10個地區市場相繼推出了WCDMA商用網路,使得當年的3G市場呈現出了快速成長的特點。其中,最具代表性的H3G(和記黃埔電訊)獲得了香港、英國、義大利等11個國家和地區的3G牌照,大半個歐洲已經被納入其“勢力範圍”,並與歐洲幾家大足球俱樂部簽署合作協議,提供以足球為代表的體育資訊及視頻下載等增值服務,但其主營業務依然是語音,而且當時絕大多數用戶因為低廉的通話費才選用H3G的網路,沒有絕對的差異化競爭優勢,這就造成了,它的高端數據業務在市場上暫時還沒有形成很大影響,這使得以數據業務應用為基本特徵的3G面臨很大的發展困境。另一方面,由於其當初空降進入行動通訊領域,網路覆蓋率偏低,服務品質明顯不如競爭對手的GSM,也是導致他至今依然虧損的主要原因。
2004 年,WCDMA發展更加迅猛,歐洲很多運營商相繼將網路投入商用。自此,在熬過最冷的電信業寒冬之後,3G業務市場上的新特點日漸明朗,3G發展已經具備了穩定的產業環境,其用戶市場也終於擺脫了漫長的啟動期,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3G再次成為全球運營商關注的焦點。
2004 年中值得一提的運營商還有英國的 Vodafone,在全球電信市場持續復蘇、3G技術和業務加速發展等綜合背景下,這個老牌GSM運營商對3G的態度也由謹慎轉為積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歐洲多數地方建立了自己的3G網路,並且推出正式的商用服務。截至到目前,Vodafone已經持有12個國家的WCDMA牌照,並已在11個國家開通了基於WCDMA R99的3G網路。在發展3G數據業務的過程中,Vodafone將3G數據業務初期的客戶群體定位在那些經常用筆記本+無線數據卡上網中小企業和商業用戶,這正是最能夠拉動業務收入增長的人群,同時,這類用戶也是對服務品質和網路可靠性是要求最高的,任何一個企業用戶的不理想體驗都有可能會讓整個業務斷送。而且,考慮到當時業務和終端都不成熟情況,Vodafone採取先提供數據卡服務,讓這部分高端用戶得到滿意的3G數據體驗。這種穩妥的做法,確實為其在發展前期就吸引了一大批高端客戶,而隨著用戶3G體驗依賴度的加深,3G手機終端的成熟,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轉而採用3G手機。
只不過,由於其歐洲 3G業務發展遠遠滯後於H3G,雖然在3G初期運營中定位在高端,但隨著用戶數量的增加,沒能迅速地向低端拓展,致使其用戶群體數量有限,也因此限制了其後來在3G業務方面的市場推廣,導致在3G產業的綜合運營成本降低的今天,弊端逐漸顯現出來。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