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開放第四代行動通訊系統-WiMAX執照,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與交通部雙方都在搶著做,但是看看NCC端出的菜單,竟然重現分區執照的夢饜,豈不是為塑造「形式公平」,卻違抗電信產業發展大者恆大的國際潮流。
台灣早期開放電信執照時,最愛採分區發放,最有名的即是行動電話,一共發出八張執照,二張全區、六張單區,單區是北中南各二張。當初如此設計,有一大部分是為擺平各財團勢力,大家都想分一杯羹,才設計出這種人人有糖吃的開放方式。
但單區執照的業者,長期來看很難存活,現在市場上只剩下電信三雄-中華電、台灣大與遠傳,沒有一家單區業者,包括和信、東榮、東信與泛亞電信,都在過去幾年被併購,只剩全區業者的天下。
這絕不是因為單區業者不善經營,泛亞電信當年就經營得小而美,也在南台灣占有一席之地。真正的原因在於,電信業者是一個大者恆大的產業,講究的是經濟規模,在拚到一定的規模後,買網路設備與手機才能與國際大廠大聲議價,同時也才能在網路建置、人力成本等方面發揮經營效益。
證諸以往大哥大、呼叫器等業務的開放,就可得知,台灣很難有單區業者經營的空間。再看看國際發展趨勢,走的都是整合與匯流的路線,NTT DoCoMo與伏得風曾在全球大買特買電信公司,現在中國大陸的中國移動也在嘗試併購的可能性,都是著眼於大者恆大的趨勢。
尤其,WiMAX技術雖然喊得震天價響,但要能夠提供像行動電話一般的服務,絕對還要一、兩年以上的時間,目前還看不到WiMAX手機,是否會重蹈3G的情況也尚難預料,有極大的風險性,更需要資本雄厚的企業來投資,而不是提供中小企業操練的戰場而已。因此,NCC規劃出分區執照,且限制單家業者只能拿一張執照的規範,恐怕忽略電信市場大者恆大的硬道理。
聯合新聞網 記者 李盛雯、費家琪
- Aug 02 Wed 2006 14:52
分區執照 夢魘再現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