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2G相比,3G涉及面更廣。3G的規劃已不僅是組網問題,它對用戶需求進一步挖掘,設計出豐富多彩的產品,並需要完整的電信市場體系的支撐。事實上,3G是一個產業鏈的事情,運營商將只扮演“綜合接入平臺”的角色,而不是全部,網路並不只是為自己而建,因此,對3G網路的建設要具備統籌規劃意識。
在網路建設方面,3G的整個網路建設在初期要統籌規劃,對用戶的連續提供業務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佈局的時候不可能在初期簡單地只在局部進行。網路規劃的問題並不是建幾個基站、規劃多少用戶容量的問題,而是一個涉及網路演進、保證運營商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工作。
與2G相比,3G涉及面更廣。3G的規劃已不僅是組網問題,它對用戶需求進一步挖掘,設計出豐富多彩的產品,並需要完整的電信市場體系的支撐。事實上,3G是一個產業鏈的事情,運營商將只扮演“綜合接入平臺”的角色,而不是全部,網路並不只是為自己而建,因此,對3G網路的建設要具備統籌規劃意識。
挖掘用戶資源——3G規劃的新任務
在中國,數據業務在2.5代還處於培育期,屬於初級發展的階段,因此,如何抓住強調用戶體驗的3G業務,使中國的數據增值業務快速發展和成熟,是我們面臨的一大挑戰和機遇。根本問題是,如何規劃網路,讓客戶培育和技術發展協調起來。
目前,廠商的網路規劃建設已經不再局限於單純從技術演進、歷史話務和用戶增長數據來進行,而是充分考慮了市場發展、資費政策以及運營商的成本收益分析等要素。業界專家認為,目前3G網路與2G網路規劃相比,其主導思路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例如:覆蓋和干擾發生了變化,具有了完全不同的自干擾特性;業務趨於多樣化,多種業務具有不同的覆蓋範圍、不同的品質要求,共同消耗無線資源,業務相互影響等。
當前,由於3G業務發展仍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用戶增長、市場形勢、話務形勢、網路規模都無法準確預測,傳統的一年一期或兩期的階段規劃模式雖然有著便於管理、控制投資的優勢,但難以充分適應形勢的變化。而“小步快跑”的滾動網路規劃模式可以在更大限度上保持網路對業務和用戶需求的相對超前性,避免了網路規模的盲目發展和過度投資,也避免了網路規模的不足,目前網路規劃可以按照3個月、半年左右的時間進行短期規劃。前瞻的網路設計和市場的發展無法分割,與資費政策、用戶群的細分直接相關,做好網路規劃的前提工作,就是採集足夠的市場動態、企業發展戰略、中長期的導向政策,用來進行話務預測和用戶數預測,並結合網路建設投入的成本,選擇合理的網路建設和升級軌跡。
基於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今年無論是標準化組織、技術開發機構,還是廠商,在 3G發展的問題上已經逐步屏棄了單純的技術思路,而更多地融入了運營商的實際需求,例如網路建設、業務規劃和用戶發展思路等,使得3G技術的發展更貼近市場。我們可以更樂觀地相信,這一變化將在3G後續技術的發展中得到體現,使3G具備更強的活力。
3G網路規劃中應注意的問題
由於在建設思路和業務模式等方面存在著差異,因此3G網路與2G網路的規劃方面有著很多差別,並不能全盤採用以往經驗。
首先,要選擇合理的QoS機制和資源調度策略,使網路在資源消耗和用戶滿意度之間取得平衡。不同用戶的各類業務所分配到的網路資源應與其等級和特點相適應,使網路優先保證重點用戶的重要業務,並在滿足用戶需要的同時降低網路資源消耗。一般在網路發展初期更側重用戶滿意度,在網路容量增長的中後期,則側重使網路資源配置達到最優。
其次,按照不同的業務要求採取不同的覆蓋政策。3G網路在承載數據業務時,對於不同的業務速率,採用了不同的擴頻碼,從而形成了不同的擴頻增益。業務速率越高,擴頻碼的增益越低,對應的覆蓋能力越弱,這就為其無線網路的覆蓋規劃帶來了難題。在覆蓋規劃中,可採取不同的室內覆蓋深度要求和網路負荷要求,來均衡不同業務速率的覆蓋,或者按照應滿足的主要業務中覆蓋最受限的一種進行整體的覆蓋規劃。
最後,應注意與現有2G網路之間的協調,健全網間和層間切換機制,靈活採用與 2G系統的混合組網和本系統的分層組網方案。3G系統應該與2G系統相相容,避免造成投資上的浪費。在3G無線網路規劃中,應全面分析市場需求,選擇合理的混合組網策略,既滿足發展需要又節省建設成本,同時加快建設速度。同時,對於混合組網的結構,也要合理規劃網間切換策略,選擇適當的切換演算法和切換參數,利用兩網各自的優勢滿足不同用戶的不同業務需求。
- Jul 12 Wed 2006 14:10
網路規劃優化為3G鋪平道路滿足用戶需求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