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IS:2009年全球有20億美元規模,台灣產業擁有優勢。
經濟部技術處 ITIS計畫 評估,移動式 WiMAX 標準已經出爐,全球逐漸掀起一波新的熱潮,也可望將帶動台灣產業的新商機。預計2008年商業服務的普及,2009年更將是行動WiMAX應用成長起飛的一年。樂觀預估到2009年全球有二十億美元的規模。屆時在眾多業者投入下,價格必將是競爭與推廣的關鍵因素,台灣產業在網通用戶端產品上擁有優勢,可望掌握這波WiMAX帶動的新網通商機。
經濟部技術處表示,IEEE 802.16a標準在2003年1月通過之後,開始了WiMAX投入的熱潮,包含Intel等國際大廠均開始積極投入相關技術及設備的發展。加上陸續通過的802.16-2004及 802.16e 等標準,WiMAX的相關規範也逐漸底定,更讓WiMAX服務的商業化大步向前邁進。
在WiMAX正式推出之前,常用的方式是透過各家設備業者提供非標準私有的(Proprietary)解決方案,一般將這樣無線最後一哩(last mile)的寬頻應用泛稱為 BWA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無線寬頻接取)。過去也因為沒有統一的標準,設備價格相對較高,抑制了全球BWA的發展,隨WiMAX標準的明朗,各類業者也對WiMAX未來帶來的效應充滿期待。
掌握趨勢 取得先機
工研院IEK ITIS計畫產業分析師陳豫德表示,2005年是WiMAX蓬勃發展的一年,投入WiMAX Forum的廠商也從2004年初的60幾家,增加至300多家,預期2006年也將成為WiMAX服務的開端。在這波全球持續的熱潮下,WiMAX的商機何在?我國設備業者如何利用自身優勢切入WiMAX,並在這波趨勢下取得先機,將成為未來持續矚目的焦點。
陳豫德表示,固定式WiMAX應用在2007年開始逐漸成長,2009年將突破900萬用戶。隨著相關設備於2007年逐漸推出,2008年商業服務的普及,2009年將是行動WiMAX應用成長起飛的一年。
由於目前BWA設備市場較小,只有少數廠商投入經營,各國使用頻譜不一,設備廠商規模小,難以滿足全球市場需求,業者大多以利基產品為主,只有少數廠商有完整產品線。由於BWA業者小,大多採取與電信業者合作,爭取代工為主的模式,少數業者經營地區市場,直接銷售給當地電信業或企業用戶。在WiMAX標準化產品出來以前,大多自行開發晶片。
整合競價 將難避免
陳豫德表示,固定式的802.16-2004標準,投入的廠商包括Airspan 、Alvarion、 Proxim 、Redline等市場占有率較高,這些業者是先行布局,藉著合作關係取得電信業者的信賴。但是,802.16e標準確定後,許多電信設備大廠包括Alcatel 、Motorola、 Nortel、 Navini、 NextNet等業者將會投入。以及晶片大廠開發晶片之後,將會壓縮小型業者的空間。屆時必有一番整合與價格競爭。台灣網通業者在許多網通設備製造上具有優勢,不論是包幫國際大廠代工,或推出用戶端產品,應該積極掌握相關商機,帶動產業另外一波的發展。
目前樂觀預估到2009年全球WiMAX有二十億美元的規模。由於亞洲國家政府如韓國等大力推動WiMAX計畫,預估到2009年亞洲市場將占全球44%的WiMAX設備銷售比例。此外,在固定式市場上,2004年 全球11GHz以下的BWA設備有6億美元的規模,WiMAX將有汰舊換新的需求。 2005年11GHz以下P2P市值達15億美元,預估到 2009年將成長到23億美元。
CPRO 陳俊光/ 撰文
- Mar 27 Mon 2006 10:16
爭WiMAX網通商機 價格成關鍵因素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