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 陳俍任

「時間就是金錢」成了4G競標業者最貼切的心聲,競標期拉越長、付出的標金就越高。但弔詭的是,台灣4G產業已落後世界各國一段時間,這時候政府應該抓緊時間 協助產業界迎頭趕上,而不是放著業者去全力衝刺標金。電信產業忍不住要問,到底政府在乎的是4G能否帶動國內產業鏈發展、帶來創新服務?還是一時抑注國庫 「增財報國」?

以4G發展速度領先的美國來看,美國釋出的是由類比轉數位電視的700MHz頻段,共108MHz的頻寬切割成數個區塊開放競標,最後競標總額達196億美金,換算後每MHz成本約新台幣約53億,比市場預期高。

看起來美頻譜比台灣貴很多,但美釋出的頻譜並無使用時間期限,不像台灣4G只給15年執照,且各地區頻譜的價值,還要端看人口、平均所得等因素下去評估。

再看4G早就遍地開花的歐洲,德國在2010年以每區塊各5MHz頻寬釋照時,標價總額43.8億歐元,每1MHz取得成本新台幣8.5億元,瑞典在釋出 LTE頻譜時,每一頻譜取得價格約0.16億歐元,相當於新台幣6.4億元,換算人口與所得後,業者取得成本遠比台灣低。

香港在年初拍賣4G頻譜,50MHz相當於新台幣58億元,香港地小人稠,全在都會區,基地台數量少建置成本低,標金比起來也比台灣低。

【2013/10/01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4G-LTE競標
    全站熱搜

    馬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