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創新可能來自於任何地方:只要稍加改善過程,就能簡化曠日費時的工作,而採用完全成熟的 MRP 解決方案更能讓這些過程實現自動化。如今,一個看來更有發展前景的供應鏈創新平台就是雲端技術。
雲端運算能為整個供應網路帶來更有效的溝通與合作。電子供應鏈最經常使用的 EDI 、 MRP 或 ERP 系統都是封閉式的,不但成本高,而且也無法建立有效的溝通。而雲端技術的關鍵優勢在於能夠讓企業找到新方案來解決長久無法克服的老問題,例如與合作夥伴的互動與成本。
首先,雲端技術基於網際網路且可擴展,所以它能讓合作夥伴在整個供應網路中共享數據,而無需大量的前期投資。其次,用戶可以開發出一套「規則」,讓合作夥伴看到他們所需的資訊,同時又能保護不可對外公開的資料。
雲端方案供應商GT Nexus公司企業行銷總監Greg Kefer指出,「 ERP 系統並不是針對每一種平台而設計的。每一家公司的資料都儲存於獨立系統中,在某些情況下,一家公司可能擁有好幾套獨立系統。這些資料根本就無法連接到供應鏈網路。」
透過雲端方案擷取並轉換所需的數據,然後再提供給供應鏈網路中的成員。這些資訊經過標準化、鏈接並集中儲存在雲端中,同時也能加以分割。只有獲得授權的人員才能取得這些資料。Kefer強調,並不是每個合作夥伴都能取得這些資訊。
大型OEM使用雲端技術,讓小型合作夥伴們更易於在供應鏈網路中進行合作。 例如,PC製造商聯想(Lenovo)採用E2open的雲端解決方案,降低了合作夥伴的開發時間與成本。它還在其採購系統中使用雲端技術。
根 據最近一份與E2Open共同合作的個案研究,「聯想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是增加與關鍵元件有關的採購成本控制與透明度,同時持續保有外包的效率與降低危機 的好處。」透過利用雲端技術,無論聯想的PC在哪裡製造,現在它都能直接控管重要元件的採購。其採購主要由香港的管理中心統一負責管理。
具體而言,聯想在香港的採購解決方案提供了:
訂單到收款以及採購到支付流程完全自動化與追蹤;
減少人為接觸與資料匯整的必要;
支援獨立訂單與總訂單/排程協調;
聯想及其供應商與合約製造商之間的採購訂單合作;
與重要供應商的機密定價協議。
該系統還支援聯想的全球服務網路,讓售後服務、維修與服務供應商能以預先協調好的更低價格採購其原料。截至目前為止,聯想的解決方案已經取得了以下好處:
改善現金轉換循環;
透過降低核心商品的採購成本,加強市場競爭力;
改善的貨源保證與供應分配能力;
對供應商的反應週期時間從幾小時縮短到幾分鐘。
雲端解決方案本身並不能解決所有的供應鏈問題,專家指出對於安全的顧慮是雲端運算最重要的問題。但是,就作為一種工具來看,雲端技術可為創新提供無窮盡的機會。
根據Accenture公司表示:「雲端運算可望實現範圍更廣泛且強大的功能,但其潛在的用途過於廣泛且難以預測。可以肯定的是──在未來的日子裡──它將從根本上重塑電腦運算能力如何採購與管理、資訊如何進行控制以及供應鏈資訊技術經濟。」
編譯:Susan Hong
(參考原文:Cloud Can Unlock Supply Chain Innovations,by Barbara Jorgensen, EBN Community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