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國語日報

隨著數位出版的發展,行動閱讀浪潮席捲全球,不只帶來閱讀方式革新,同時對教學造成無可避免的衝擊,「巨大教學典範轉移」(massive pedagogical paradigm shift)的概念,已悄然在國際間蘊釀。

日前國際行動教育論壇廣泛討論行動閱讀與教學方式,主要爭論點在於到底是由教學者傳遞內容,還是由學習者自創內容。傳統教育學理認為,教師是教學的引發 者、觸動者,因此認為,教師才是行動閱讀內容的傳遞者。不過,持學習者本位觀點的人認為,應賦予學習者建構內容的權利,從而學習批判思考的能力。這樣的論 辯顯示,行動閱讀時代,教師在教學場域的角色,明顯受到挑戰。

教師是否仍扮演「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答案無庸置疑,但是隨著行動閱讀時代來臨,教師應學會運用行動裝置,例如手機、閱讀器和iPad等數位科技輔助教學,以期豐富教學內容和活化教學方式。

年輕學子屬於「數位原生代」,從小成長於聲光影音的數位世界中,對數位內容的敏感性遠勝於紙本閱讀,他們很可能是「不喜歡閱讀,但會用手機看書」的一群,學習必須投其所好;增加行動閱讀,已是教育場域必須正視的課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馬堤 的頭像
    馬堤

    馬堤的剪報筆記

    馬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