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IEK 吳侑倫
前言
歐盟執委會研究發現,現有的各項歐盟能源政策與措施,均無從確保2020氣候目標的達成,更無力因應更長程的氣候挑戰。能源投資的延誤及技術進步的緩慢,持續侵蝕歐盟各國的能源供應安全、會員國在節能政策的執行上缺乏實績、內部能源市場尚未自由化、對外缺乏能源議價能力等,在在阻礙著歐盟氣候目標的達成;近期歐盟版圖擴張計畫更將進一步加深上述問題。
就歐盟現有的政策架構與2020氣候目標之間的差距而言,針對現有政策缺口研議的補強對策及其執行方案實為當前刻不容緩之事。「能源2020策略」即在上述需求下應運而生,除釐清歐盟在政策或資金投入面之缺口,亦研議出5大策略及17項行動方案,確保氣候目標的順利實現,初估整體資金需求為€1兆元。
一、歐盟能源2020策略規劃背景
「能源2020策略:確保未來能源供應的競爭力、永續性與穩定性」(Energy 2020: A Strategy for competitive,
sustainable and secure energy
)自2007年即進入籌備階段,今年3月曾公佈草案,經進一步研議後,於同年11月10日公佈最終版本。主要目的是設法將歐盟2020氣候目標逐項轉化為具有執行依據的行動方案,確保目標的達成度並發揮資源投入之效益性。未來18個月內,執委會將進一步釐定具有法令約束力之倡議(initiatives),先於2011年2月4日的領袖高峰會上進行討論,正式倡議於修訂後公佈,作為後續能源政策制定之指導綱領。
為確保歐盟2020氣候目標之實現,「能源2020策略」訂定前即針對歐洲能源市場中既有的問題與挑戰逐一檢視,發掘4項關鍵問題,包括:
(一) 能源效率
提高能源效率是在現有技術能力下,達成溫室氣體減量目標最有效且經濟的途徑,但目前會員國各自實施的能源效率政策多缺乏實績,歐盟要求會員國執行的國家能源效率行動方案(National
Energy Efficiency Action Plan)執行成果亦不如預期。據此,能源效率的提高成為「能源2020策略」的5大政策重心之一。
(二) 內部市場
內部能源市場在能源法規、政策及實務上缺乏整合,將成為跨國企業營運及發展上的障礙;不透明且缺乏競爭的內部市場,更迫使消費者僅能在次佳的選項中進行消費。反之,內部能源市場的統合與自由化將大幅提升投資市場與消費環境的友善程度,亦將刺激基礎建設的投資興建,成就能源供應安全之目標。
(三) 能源供應
對於能源進口依賴度極高的歐盟會員國而言,能源供應安全已成其長久以來國家安全之隱憂。推動再生能源持續取代化石能源之策略,提供歐盟各國一個可望大幅提高能源自主性之選項;然而,過去基礎建設投資延誤及技術進步的不如預期,不但使再生能源的發展受限,亦大幅延長歐盟能源供應安全目標之實現進程。
(四) 對外政策
對外政策的缺乏整合更大幅削弱會員國在能源進口上的議價能力。因缺乏統一的對外政策及窗口,使歐盟在能源進口上的議價能力,甚至在低碳議題上的全球影響力,均遠低於其能源進口比重及政治經濟規模。
面對上述4點各會員國共通的能源困境,歐盟擔負著從能源政策層次上解決問題,並且化危機為轉機之責任。據此,執委會大致將須從歐盟層次解決的能源政策問題歸納為能源效率提高、能源市場統合、強化消費者權利、推動技術創新與對外政策統一等5大重心。
二、歐盟能源2020策略及行動方案
承上所述,執委會定義之能源問題與政策重心隨即在「能源2020策略」中轉化為5大策略與行動方案,自此,歐盟2011至2020年間的能源發展方向及資源投入焦點大致定調。整體架構如下圖所示:
資料來源:EC(2010/11);工研院IEK整理(2010/11)
圖1 歐盟能源2020 策略整體架構
未來10年歐盟能源政策之發展方向以推動節能與技術創新,統合內部市場與對外政策為基調。透過轉化2020節能目標為具體行動的方式,確保節能目標的達成;透過建立泛歐洲能源統合市場、統一相關法規等方式,促進能源市場的自由化;藉由強化消費者權利,推動能源供應朝安全、可靠且可負擔的目標邁進;擴大歐盟在技術創新上的領導能力,藉以加速能源技術的進步;最後,從歐盟外部關係的強化著手,提高歐盟整體對於進口能源的議價能力及在低碳議題上的全球影響力。
三、結論
(一)未來10年歐盟節能商機:建築改建、低碳運輸及能源管理系統
「能源2020策略」中明確指出的節能行動,包括:加速建築節能改建進程、提高城市運輸體系之節能效率、實施能源效率認證制度以增加企業導入能源管理系統之誘因、藉汽電共生的推廣提高能源生產效率、導入智慧電錶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等。上述行動預計可引發的節能商機包括建築節能改建、城市低碳運輸解決方案、智慧運輸管理系統、電動車、智慧電網以及汽電共生。
(二)未來10年歐盟低碳技術商機:電網、儲能、次世代生質燃料及智慧城市
「能源2020策略」中承諾將加速發展「策略性能源技術計畫」(SET
Plan)中列舉的各項低碳技術,包括次世代生質燃料、智慧電網、智慧城市、碳捕捉與儲存、電力儲存、電動車、次世代核能、再生供暖與製冷。後續亦將陸續公佈4項大規模的技術投資計畫,依序為泛歐洲智慧電網佈建計畫、電力儲存能力躍升計畫、歐洲工業生技倡議(European
Industrial Bioenergy Initiative)、智慧城市創新夥伴計畫(Smart Cities innovation
partner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