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為推動未來智慧電網建置,經濟部針對其基礎設施所研擬之「智慧型電表基礎建設推動方案」業於99年6月23日獲行政院核定,正式啟動我國智慧型電表基礎建設(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簡稱 AMI)佈建計畫。同時AMI計畫亦已納入「綠色能源產業旭升方案」中能源資通訊產業項目,將以建立自主AMI系統技術為目標。

智慧電網Smart Grid)是近幾年最熱門的話題,許多國家在美國歐巴馬政府宣佈振興經濟方案中納入推動智慧電網規劃後,紛紛提出智慧電網構想。然因各國電力系統不同,推動智慧電網之原因亦不盡相同,各國電網均需因應自身之需求而量身訂作。

美國由於電網發展已久,為升級老化的輸配電基礎設施,以減少停電所造成的巨額損失,同時增加即時監控能力,故提出智慧電網計畫。大陸則因電網普及率較低,加以地域幅員廣闊,為因應電力需求快速成長與穩定需求,智慧電網著重在輸配電設備升級。南韓則以扶植智慧電網相關產業出口為主要目的,規劃20年長期發展計畫,範圍涵蓋電動車、再生能源、儲能設備等產業。

我國電力網路屬孤島系統,不若歐美大陸有鄰近國家電力網可以互相支援,故系統規劃準則以安全穩定供應為首要目標。 AMI除可支援電業與用戶端電力負載管理,降低用電量及提升使用端能源效率,並可加速停電偵測進而提高供電可靠度,係建構未來智慧電網主要基礎建設。經濟部表示,為加速推動AMI建置,特研擬「智慧型電表基礎建設推動方案」,並於今年6月獲行政院核定實施。

該方案之短期目標,主要在於透過具節電誘因之時間電價機制,引導用戶主動節約用電,以降低尖峰負載及電力使用量。此外亦可帶動國內能源資通訊產業發展,由於現階段AMI均為國外產業,藉由推動我國AMI佈建,可協助國內資通訊產業跨入電力領域,建立我國AMI自主性技術及帶動產業發展。

未來的長期目標,則是結合變電所自動化、饋線自動化、再生能源發電設施、提升電力系統運轉效率及供電可靠度,以建構智慧電網。另可結合家庭自動化網路(Home Area Network),因應數位家庭(digital home)之實現,導入家庭能源管理系統,進一步減少電力消耗。

有關時程規劃方面,台電公司自98年開始推動高壓AMI建置,預計101年完成所有(2.3萬戶)高壓用戶建置。低壓AMI方面,由於 用戶高達1200萬戶,基於成本效益考量,將以佈建率50%(600萬戶)為建置目標,並分成四階段佈建。其中98年至99年為第一階段,將建置 300~500戶電表,進行通訊技術測試。100年至101年為第二階段,將建置1萬戶電表,針對時間電價、需量反應及成本效益加強驗證評估,以為後續擴大推動之準據。102年至104年為第三階段,將建置100萬戶電表。105年起為第四階段,將建置500萬戶電表。四階段合計佈建600萬戶,剩餘之600萬戶,台電公司將配合每年電表汰換時程逐年更換。

有關成本效益方面,依據研究,AMI可有效降低尖峰負載、節約用電量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為目前促進節能減碳較為有效的具體措施。依據能源局評估,藉由AMI的推動,若高壓抑低尖峰負載1%,低壓抑低5%,共可抑低尖峰負載65.2萬瓩。另用電量若能全面抑低5%,則可節約電力97.5億度,相當於降低二氧化碳排放439萬噸。此外AMI亦可減少抄表人力及竊電損失,故推動AMI對於國家、電業、民眾與產業界均有正面效益,實屬三贏之政策。

經濟部為推動AMI計畫,動員部屬各單位全力支援,其中能源局負責AMI政策擬定與內容時程規劃;台電公司為執行單位,負責佈建作業;工業局則輔導AMI相關產業之發展,建構國內自製能量;技術處將配合研發與引進設備核心技術;標準檢驗局負責訂定AMI相關標準規範,俾與國際接軌。

由於資通訊技術在AMI計畫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故在「綠色能源產業旭升方案」中特別納入能源資通訊產業項目,以建立我國自主AMI系統技術為目標。我國未來推動AMI將依節能減碳與促進產業發展雙主軸進行,除有效減少國內能源消耗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並將協助我國AMI產業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資料來源:經濟部7/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馬堤 的頭像
    馬堤

    馬堤的剪報筆記

    馬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