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0-07-07 工商時報 【周樹林】

     後ECFA時代來臨,金融業資訊投資將呈現穩 定成長趨勢,預估2011年台灣金融業資訊投資規模將達300億元,主 要應用包括─

     1.國際會計準則(IFRS)實施

     IFRS逐漸成為全球資本市場單一準則,政府已確定推動企業採用此標準編製財務報告。預計實施時程:第一階段2013年實施,對象包括上 市櫃、興櫃及金管會主管之金融行業,2015年擴及所有公開發行公司、信合社與信用卡公司。

     據國際經驗分析,系統導入時程1到2年,由於實施時間迫在眉睫,預計第一階段金融業將以外掛程式或改良現有系統方式因應,受益廠商將以系 統整合業者或國際會計顧問公司為主。

     2.風險控管

     金融業的關鍵議題,2005年新巴賽爾(Basel)協定,帶動一波資訊應用投資。隨著金融海嘯影響,各國政府從制度面與系統面強化風險 監督與管理,金融業對於各式新金融資產的有效評價與投資管控需求日增,風險管理系統將邁入風險管理2.0階段,有別於過往風險管理著重在投資與授信。

     3.兩岸MOU簽署

     金融業早收清單確立,將帶動新一波資訊投資需求。以銀行為例,未來可能的策略佈局包括設立分行、子行或是透過併購參股區域銀行,衍生分行 系統建立、資訊系統整合需求,此外,為符合大陸監管法規,於當地建置資料中心也不可避免。

     銀行業是政府高度監管與敏感的行業,登陸後,相關系統建置與整合服務將仍以台灣資訊服務廠商為優先考量,此 外,我國廠商在金融業資訊應用的領域知識、創新應用,也較大陸業者具有競爭優勢,若能在參股併購當地銀行的策略下,順勢結合台灣資服業者能量,將有助於業 者進入大陸城鎮與農村銀行的資訊應用市場。

     4.個資法施行

     近日政府公布新修正「個人資料保護法」,企業在蒐集與運用個資上將面臨新挑戰,經常處理大量個資的金融業首當其衝。

     從資安等級分析,未來金融業對於個資防護將分別從人或物著手。從人方面,包括資料取用管理機制的落實,包括資料使用跡證留存技術、個人取 用權限核定管理;從物方面,包括資料等級加密技術採用與周邊輸出入管理等。在法律免責條款驅動下,相關資訊安全管理制度或標準,將引發一波系統導入風潮。

     5.行動金融服務應用普及

     智慧型手機熱賣與3G使用人口日增,將驅動行動金融應用普及,網路轉帳、刷卡消費、繳款、下單交易、簡易保單購買等服務日益成熟,金融資 訊供應商與網路平台業者與電子交易系統業者將 受益。(本文作者為資策會MIC資訊應用研究中心產業顧問兼主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馬堤 的頭像
    馬堤

    馬堤的剪報筆記

    馬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