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電信設備廠商竄起,進入一線電信業者供應鏈,已對國際設備大廠形成莫大威脅,不得不加入價格戰的行列。圖為華為與易利信在新加坡電信展的參展攤位比鄰而居,業界認為華為不僅短期內有機會躋身3哥地位,長期更可能挑戰易利信霸主。沈勤譽攝

大陸廠商在電信設備市場持續挺進,華為2008年第1季已經超越北電(Nortel)及摩托羅拉(Motorola)躍居第4,在部分領域如DSLAM甚至已經躍居龍頭,2007年拿下新的UMTS 3G合約數的45%更領先同業,超越易利信(Ericsson)及諾基亞西門子通信(NSN),價格優勢讓國際大廠都擋不住,已經開始加入價格戰的行列。華為與中興照例在新加坡電信展高規格參展,展出從2G、3G、HSPA、LTE、CDMA及WiMAX、從局端到用戶端的解決方案。根據華為統計,2007年拿下44個UMTS新合約,佔了45%,超越易利信的27%及NSN的14%,累計合約數更達102個,包括Vodafone、義大利電信、Orange、Telefonica均為其客戶,累計銷售超過48萬埠。在GSM部分,華為2007年銷售70萬埠,較2006年成長1倍,市佔率為21%,排名第3,2008年預期可達120萬埠,目前服務80多國3億用戶,整體出貨量已達150萬埠,主要客戶包括印度Reliance、Etisalat、Vivo及中國移動等。根據Dell’Oro的最新統計,華為在2008年第1季全球電信設備市場排名躍居第4,已經超越北電及摩托羅拉,僅次於易利信、NSN及阿爾卡特朗訊(Alcatel Lucent),其市佔率各為33%、24%及16%;另外根據Broadband trends最新統計,第1季華為持續在DSLAM市場領先,市佔率為31%。大陸設備廠商表示,過去國際大廠認為大陸廠商是價格殺手,但近年來情勢已經翻轉,隨著華為及中興均打入一線電信營運商的供應鏈,不再只侷限於新興市場,國際設備大廠也不得不加入價格戰,以華為快速竄起的態勢,短期內有機會挑戰阿爾卡特朗訊的3哥地位,長期更可能進逼易利信的龍頭地位。華為2007年合約銷售額為160億美元,其中72%來自海外市場,預估2008年可望成長到230億美元,在各區域市場部分,2007年歐洲成長最快達166%,亞太市場成長90%居次。華為表示,2007年在亞太地區(不含中國大陸)的合約銷售額為25億美元,成長25%,由於亞太地區營運商紛紛進行網路升級,預估2008年可望成長56%,達到39億美元,其中以印度、新加坡及澳洲等市場扮演主要動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