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青年學生如何在國際上競爭,Google全球區副總裁暨中國區總裁李開復認為,「半杯水看半滿而不是半空」,台灣人不要妄自菲薄。

李開復一年有20到30次的世界巡迴演講,時常接觸各國青年,也關心兩岸青年發展。他在網路成立部落格與中國青年對話,在台灣舉辦的google小工具徵選比賽中,台灣學子的創意潛力更讓他驚訝。

台灣青年面對龐大的中國青年,李開復認為,台灣青年的競爭力絕對不低。他說,中國因為人數多、彼此競爭壓力大,因此普遍有極端勤奮、對自我要求較高的個性,但接受挫折的能力較低。

但台灣青年的世界觀是不錯的,李開復說,「因為中國開放晚,而美國又過於自信,因此台灣都比兩國還要好,但比起大部份的國家還是差了點」。

同時,他說台灣能理解中華文化,又能與西方接軌;若要比較台、美、中,李開復認為,美中極端相反,而台灣介於中間,綜合雙方的優缺點,這是台灣青年在國際上競爭的一大的優勢。

李開復認為,中國人才濟濟,但台灣青年不要妄自菲薄。他解釋,中國屬於精英教育,前十名的重點大學學生非常優秀,如果企業要求僱用100名最頂尖的員工,會從中國挑選,但要選一萬人,則可能就會去印度尋才,因為平均教育水平,印度又比中國好。

現階段一些大學老師老是拿台灣學生跟中國比,李開復的哲學是,「一杯水要看到的是半滿,而不是半空」,顛覆台灣俗諺「半杯水響叮噹」的負面思考。

李開復說,東方的教育是比較教育,美國青年的優勢為何是熱情與積極、適應力高,這跟西方的鼓勵、正面教育有關,他舉例「不會讀書的人依然可以自豪他歌唱得好啊!」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說要「常想一二」,跟李開復的想法不謀而合,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只想著那八九就太悲觀了,應該要常想一二,就像半杯水看到半滿的道理。」李開復說。

李開復鼓勵台灣青年,比起中國經常發生學生就讀的科系是他自己沒有填的志願,台灣的制度就公平多了,學生選擇的自由度高,因此要「愛我所選、選我所愛」,在大學多方培養興趣,將來找工作應是為了理念,而不是名利。

現在的資訊與網路發達,李開復說,青年對未來的選擇變多了,不像他這一代的人常聽長輩來決定未來。只要積極努力,台灣青年是潛力無窮的;但對消極的人,想要別人鋪好路而行,在現代環境下就容易迷惘、喪失競爭能力。

【2007/12/18 聯合晚報╱記者吳孟庭/台北報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馬堤 的頭像
    馬堤

    馬堤的剪報筆記

    馬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