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入數位學習不妨先採租賃模式
前言:近年以虛擬方式進行教育訓練,開始受到企業重視,導入意願大增;不過,學習的習慣與內容貧瘠2個根本缺陷,卻減低了線上學習的被使用頻率。為降低導入數位學習平台風險,企業可先嘗試租賃現成的平台,測試員工接受度,順便了解真正需求,以確保數位學習的投資,不會有去無回。
知識經濟時代,企業已深感要提高競爭力,只投入硬體設備是不夠的,唯有有效率的創造、傳遞知識,讓內部員工擁有充實的專業,才能促進企業永續成長。這樣的認知,配合網路頻寬的成長、資訊設備的低價化等因素,使虛擬方式的學習,即所謂的數位學習(e-Learning),獲得企業的採納。
台灣數位學習導入明顯成長 虛擬式學習概念廣為企業所接受
企業多已認知到採用數位學習能夠節省教育訓練成本的好處,對引進這種新學習模式都顯得興致昂然。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研究顯示,2005年台灣1,600 大企業平均導入率為35%,比起2003年的14%、2004年的23%,呈現穩定的成長。此外,據了解,已經導入數位學習的企業,為了提升平台使用率,對於數位學習平台、內容會持續加碼,顯現出強烈的投資意願。
若以產業類別作觀察指標,可發現台灣列入1,000大製造業的導入率從2004年的20%成長到2005年的29%;百大金融業則由32%推進到50%;甚至連200人以下,資訊預算較不足的中小企業,數位學習導入率也由9%提升到12%。
由上述的數據,可說明透過網路、電腦進行虛擬式學習的數位學習,正逐漸在企業內發酵。
企業內學習平台應用狀況並不理想 凸顯虛擬學習仍須配套機制推廣
但值得注意的是,大幅成長的數字,並不代表數位學習真正被應用的狀況,根據DIGITIMES企業IT在2006年針對台灣科技製造業所進行的IT應用需求調查,發現雖然建置數位學習平台的高科技製造業很多,但平台使用的滿意度卻不如預期。大型製造業的資訊主管表示,員工對數位式學習的習慣尚未養成,及教材內容有限,都讓建置好的平台乏人問津,因此,許多企業仍將數位學習平台列為下年度首要改造的資訊應用。
這些數位學習應用不彰的企業紛紛表示,為了提高平台的使用率,他們希望由人資部門成立專門的職能委員會,將虛擬學習的機制制度化,訓練員工養成上網學習的習慣;另一方面,也鼓勵公司裡的資深專家,將累積的工作經驗進行有系統的整理,豐富教學平台的內容,吸引更多員工上網學習。
從大型製造業擬定的數位學習平台改善計畫,可以窺見現今數位學習在企業應用上所面臨的難題。一直以來,「學習」這件事講求的就是師與生的互動,但數位學習藉由網路進行知識傳授,且使用冰冷的電腦螢幕、鍵盤來聯繫師生,在沒有情境刺激的狀況下,學生很難對虛擬機器產生認同感。
虛擬學習先天的限制,或許可用更豐富的教材內容來彌補,不過儘管是大型企業,其線上學習平台的內容仍然失之貧乏。對於員工來說,他們想從平台上學習的,無非是能夠直接為工作加分的專業經驗,但市面上能夠提供的教材,往往都偏向概論講授,與企業實作的經驗相差甚遠,真正能充實員工實力的,反而是內部資深員工多年的經驗與想法,但擁有這些寶貴的經驗的人,又不一定願意,也未必有能力將所學整理成系統式教材。
數位學習的基本概念、平台產品,在各家廠商的耕耘下,確已慢慢成熟,但真正要成為1項有效的在職訓練機制,企業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既然連大企業都不免發生線上學習平台應用效率不彰的現象,資金有限的中小企業,更應該謹慎導入數位學習,以免造成浪費。
平台建立無須操之過急 租賃相關服務也是可參考選項
除了前面提到的員工的接受度有限,教材貧瘠等因素,根據經濟部工業局所執行的數位學習產業推動及發展計畫,針對1,000大製造業、500大服務業及100 大金融業等台灣主要的產業進行的企業內部數位學習分項計畫調查,顯示「難以估算訓練的學習績效」、「缺乏導入長期規劃」、「缺乏對數位學習全盤瞭解的專業人才」等因素,都是現階段企業導入數位學習,所遭遇的阻礙。
對於有心導入數位學習的企業,不應該輕忽這些阻礙。尤其是IT預算有限的中小企業,如果在平台、課程、學習機制管理未能規劃周全,很可能造成數位學習專案的失敗,甚至還可能衝擊到公司該年的營運績效。
不論企業規模與預算,數位平台的租賃,對企業來說都是1個不錯的選擇。根據企業內部數位學習分項計畫的調查,系統平台的租賃模式,已日漸受到企業的注意,只是現在租賃模式真正被接受的比例還很有限,有待後續觀察。
目前資策會數位教育研究所的網路科學園區,正積極推廣應用系統服務供應模式(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ASP)的數位學習,也就是由業者提供教學平台,企業只需擁有數位教材(可選擇購買或自行開發),即能透過寬頻網路進行線上學習。這樣的作法有個好處,就是可以先培養員工對虛擬式學習的興趣與意願,等到員工接受、熟習線上學習方式,再視需求來規劃公司的數位學習系統。
企業對於系統租賃或委外管理,難免抱持懷疑,因為資訊系統是企業運作的主要核心,將開發、設計、管理都假手於他人,若遇到素質不佳的供應商,平台的品質難以保障。或許對於主應用系統,或資料備援設備確實是如此,但數位學習並非對外的系統,企業不妨對於租賃抱持較為開放的態度。
絕大多數企業導入數位學習的動機,都是在降低訓練成本,及擴大訓練的範圍,也就是說,數位學習主要為內部員工使用,用意在於增加在職教育的效率,並非提升對外的客戶服務滿意度,或強化上下游廠商聯繫品質,因此,企業應該用最簡單、省成本的方式,先落實虛擬式學習,再從這初步的計畫中瞭解公司實際的需要,進而規劃其他的解決方案。
電子時報 耿慧茹/台北 2007/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