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年11月中Visa USA宣佈將在加州地區再度試驗其Mobile Payment計畫;這次的計畫主軸是讓500名使用者可以利用手機小額付款,並以折價券、回饋金等方式鼓勵使用者在Visa的合作廠商中消費,以觀察使用者在Mobile Payment下的使用行為。這個計畫推出,主要是因為2005年12月的前期實驗已經獲得好評,此前期計畫主要是與同亞特蘭大鷹隊(Atlanta Spirit LLC)合作,以曲棍球及籃球競賽售票系統為主,嘗試Mobile payment的活動。這個試驗使用NFC(Near Filed Communication)技術,讓球迷可以利用具有Philips NFC chips的Nokia 3220的手機購票,以解決球季來臨時,球迷需大排長龍買票的困境。

除了Visa,MasterCard也同樣有類似的試驗,2003年起,MasterCard就開始鎖定年輕族群推廣這樣的試驗服務。在2006年11月初,MasterCard宣佈在美國達拉斯州的7-Eleven便利商店針對500名客戶提出Mobile Payment服務,使用者利用Nokia 3220的手機,利用NFC(Near Filed Communication)技術,達到Mobile Payment之目的。

事實上,上述的Mobile payment應用屬於Contact-less Card應用的一種,而台北捷運所使用的悠遊卡,就屬於Contact-less Card另一種應用。也就是說Contact-less Card的應用載具通常有兩類,一為卡片式,一為內嵌在手機上;目前全球來說,卡片的應用約佔了95%以上。但是,由於手機具備通訊功能,將可讓 Contact-less應用更廣泛,讓使用者愈方便(例如可以在付費之後,下載票卷、音樂使用權等),而且,可縮短付費的流程(因為無須拿出錢包、選出正確的卡片、把卡片靠近對應機器;如果是手機具備付費功能,只須把手機靠近對應機器即可),加上許多手機業者、晶片業者、Operator等業者可以搶進新市場,藉以提高營收;因此手機結合Mobile Payment應用成為許多業者投入的方向。

目前以Contact-less Card來說,最具規模的首推FeliCa應用,目前全球已經有超過1.7億的FeliCa Chips出貨量,其中七成銷售地點在日本地區;82%為卡片類,而手機方面的應用則佔了FeliCa的應用18%。

FeliCa 是由SONY與NTT DoCoMo合資開發的Contact-less Card技術,名字意義來自於felicity(幸福);使用13.56MHz頻段,傳輸速率可達212kbps。NTT DoCoMo投入FeliCa技術應用,主要來自於希望提昇行動服務業務之ARPU與降低Churn Rate(流動率)的比例;SONY則是希望藉由FeliCa開發新的應用市場,提高營收。

為了讓FeliCa技術成為日本地區主要Contact-less Card技術,擴大影響力,業者採取四大策略:1、聯合現有Contact-less Card系統業者2、積極促使其他Operator業者採用3、擴及至家庭應用4、讓FeliCa技術與國際接軌

現階段全球有部分國家開始發展以手機為主要載具的Mobile Payment業務試驗,德國、法國、美國等地,都有大小不一、目的不一的試驗區;而由於全球除了日本地區之外,各國的Mobile Payment市場尚未有主導廠商,因此不論是Operator業者、信用卡業者、軟體安全業者等都十分積極投入。

事實上,Mobile Payment系統繁多,未來各國發展Mobile Payment時,都會面臨系統眾多、使用者不便的狀況,因此整合各家系統,將成為各國在發展Mobile Payment上最重要的挑戰。而從SONY等業者在日本發展Felica為借鏡,可了解在擴大影響的做法中,最重要的在於『相容』上,甚至可以利用入股的方式,積極將Operator、銀行、交通運輸的業者等推廣之規格納入,讓使用者只需一種載具(手機),就可以完成付費、購票等動作,除了能提高使用意願之外,也將會促成Mobile Payment的發展。

工研院IEK電子組 鄧友清 2007/04/1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