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美劇在中國的P2P傳播現象探析

都是網路惹的禍

2005年,中國報業近20年來首次遭遇增長低於GDP,人們將造成這種現象的絕大部分原因歸結為網路媒體發展帶來的衝擊。2006年,鋻於幾部美國電視劇(以下稱美劇)的流行,特別是近三年來美劇P2P傳播逐漸升溫至異常火爆的現象,12月份的《三聯生活週刊》在其《的中國隱秘流行》特別報道中認為,美劇的這種傳播方式是“這個時代媒體劇變的跡象”,網際網路對電視媒體的衝擊也浮出水面。

人們在思考報紙行業遭遇寒冬的原因時,普遍認為在網路早期發展的過程中,報紙免費新聞的“草”養活了網際網路的“羊”。同樣的邏輯被《三聯生活週刊》用在了電視與網際網路的關繫上,“電視還有前途嗎?也許,它的前途就是嫁給網際網路”。

然而,美劇隱秘流行現象的背後真的如《三聯生活週刊》所說的那樣嗎?或許,結論為時尚早。

什麼是P2P傳播

P2P是peer-to-peer的簡寫,peer的意思是指“在地位、能力等方面的同等者、同事、夥伴等”,所以P2P不僅是一種網路傳輸技術,也是一種傳播方式,即“點對點”的傳播。P2P傳播過程中,每個人既是資訊的接收者,也是傳播者;其電腦是傳輸終端,也是起點。與傳統的主從式架構(即用戶通過瀏覽器向特定的伺服器(或供應商)發送鏈結請求進行交流和傳輸,用戶之間是不能夠直接相互傳輸數據流的)相比,P2P是一種“去中心化”(De-Centralize)架構,任何用戶只要使用P2P軟體,他就可以向任何同類用戶傳輸數據,而且所有的P2P軟體用戶構成了一個龐大的數據資料庫,其功能就類似于主從式架構中的伺服器資料庫。

儘管P2P傳播技術並不是什麼新技術,但是它的威力和對電視媒體的衝擊在 2006年美劇的流行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P2P傳播技術的平等性、參與性、便捷性、選擇性、互動性、“去權威性”,甚至還帶有點自娛自樂性等優點,與其說是一場技術革命,還不如說是一場思想革命,它改變了人們看待網際網路媒體的觀念。誠然,網際網路對各種媒體造成的衝擊是空前的,但是否可以從美劇的 P2P傳播現象中得出“電視的前途就是要嫁給網際網路”的結論還是值得商榷的。

從央視八套引進美劇《瘋狂主婦》說起

因為《瘋狂主婦》第一季的全球收視狂潮,2005年12月,央視八套播放了8月份引進的該電視劇。出乎意料的是,該節目的收視率非常低。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網路上包括《瘋狂主婦》在內的美劇P2P傳播卻異常流行。這也似乎驗證了電視媒介的前途問題。

2007年03月18日 09:51:42  來源:《傳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馬堤 的頭像
    馬堤

    馬堤的剪報筆記

    馬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