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用手機刷卡,無價(Priceless),國內三大行動電信業者表示。

中華電信今(11)日偕同中國信託及Visa國際組織,表示自1/19起提供一百支「CHT9000 感應式手機」予用戶申請。其嵌在手機背板內部的Visa Ware感應卡,藉由RFID(非接觸式射頻識別)的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可令使用者在全台約1千家Visa Wave商店,將手機晃過信用卡讀卡機,即可進行每筆三千元以下的交易。

無獨有偶的,國內第二大行動電信業者台灣大哥大,也將在一月底將展開一名為「Mobile PayPass」的體驗計畫,邀請100名台灣大哥大重度的非語音加值服務用戶,提供每人一支內建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近場通訊)無線晶片的Nokia3220手機,在全台2,500個提供PayPass服務的商店刷卡購物服務。

這只是兩大行動電信業者第一波動作,僅提供各100個名額的原因在於試探市場水溫。實際大力推廣的時程在於今年下半年,屆時遠傳電信也加入此戰場。除了小額付款外,該公司尚意欲跨足票証領域。據悉,極有可能是和台北市捷運局及相關銀行機構合作,推出以手機取代悠遊卡服務。惟值得注意的是,三大巨頭均將以NFC為主要感應技術。

NFC是一種無線訊號只有8吋範圍,傳輸速率為212Kbps的通訊技術。它類似於RFID(非接觸式射頻識別)的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標準,與RFID最大的不同是, NFC採用了雙向的識別和連接,能夠用於付費、鑑別與通信等多種功能,其也能允許手機向具有NFC功能的電視無線傳輸數字照片,或者從電腦上下載數字音樂文件。

中華電信行動通信分公司協理陳長榮預計在加進NFC技術後,該公司提供的手機付款服務將可提供更多服務,例如客戶用手機付款時可看到此次交易明細,查詢交易歷史紀錄、紅利點數等功能。

雖然手機付款在日韓兩國已行之有年,但在本地市場推出手機小額付款的服務卻一直跳票。從2004年經濟部通訊產業發展推動小組就宣佈以專案形式結合手機、金融、電信以及系統平台等領域共12家廠商,表示將以NFC技術發展近端行動交易應用,整合國內交通運輸、小額付費機制以及信用卡刷卡簽帳等應用。並預計最慢在2005年底可望上路。

不過市場望穿秋水,直至去年底仍只聞樓梯響。陳長榮表示這是因為關鍵技術NFC,仍然有技術及量產問題無法突破。例如無法在手機沒電時也可進行交易。遂形同空轉。

不過在Visa以及Nokia在今年CES展上秀出雙方合作的系統,表示在今年底之前提出非接觸行動支付、取得行動優惠券、直接廣告行銷以及行動電話網的個人化服務後,利用NFC技術進行手機行動付款終於可望成真。

外電報導,去年10月,日本主要的信用卡公司JCB 與Nokia、荷蘭電信商KPN ,共同在歐洲開始了第一個手機支付實驗,荷蘭9 家商店以及100 名信用卡持有人參與該次測試。另外,德國、芬蘭也在進行手機支付大眾交通工具的測試。

「遠傳也認為上半年只是手機付款的測試期(pilot trial),因此決定下半年再進軍這塊市場,」遠傳表示。

CNET 記者曠文溱/台北報導  11/01/200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馬堤 的頭像
    馬堤

    馬堤的剪報筆記

    馬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