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網路世界裡有兩條定律,第一條是富豪嫉妒超級富豪,第二條是嫉妒推動創新與創造財富。

最近YouTube公司以16.5億美元賣給Google公司後,這家公司的三位創辦人一夕之間變成超級大富翁,讓他們過去的同事、競爭對手和朋友既羨慕又嫉妒,比他們早創設類似社交網站的霍夫曼更是忍不住湧起一股酸意。

矽谷人的金錢夢

霍夫曼是PayPal早期的高級經理人,2002年,PayPal以15億美元賣給電子灣公司,霍夫曼也發了財,足以讓他退休去過中上階級的生活,但他沒有這樣做,卻比YouTube早兩年創立社交網站LinkedIn,同時投資其他網路公司。嫉妒在其他地方可能是缺點,在基督教裡更是七大罪之一,不過嫉妒卻是推動矽谷前進的重大動力。科技成就固然讓矽谷人欣羨,金錢報酬才代表終極的肯定。YouTube高價賣出,第二波網路熱潮的說法更是加速流傳,很多高科技企業家─不管成不成功─紛紛拿自己的情況,跟新近暴富的同業相比。

網路熱捲土重來

嫉妒凸顯在矽谷一夕致富並不容易,YouTube的案例造就了很少數的新富,不只引人嫉妒,也在矽谷和其他地方,點燃了重大的動機,同時代表精明的創投基金今年在矽谷的投資比去年略增,但仍比2000年的400億美元少70%。上次網路熱潮時創業失敗、目前在康乃爾大學擔任電腦教授的塞爾曼指出,YouTube的例子讓大家重新考慮各種可能性,或許現在的經濟模式比五年前網路泡沫破裂時多,或許新的一波網路熱潮比較紮實。

塞爾曼在課堂上小心的避免為新熱潮「過度宣傳」,卻經常提醒學生,他們很有機會創設第二家Google或YouTube。他相信還有很多目前想像不到的機會存在。

塞爾曼在1999年網路公司熱潮接近尾聲時,創設Exper-tology公司,利用網路上的系統收集專業知識,提供一般的法律諮詢服務,但經營不成功,最後公司關門。網路泡沫破滅後,大家認為網路熱潮可能只是一場幻夢。

(取材自紐約時報)

【2006/11/22 經濟日報/編譯 劉道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