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行動電視被視為行動通訊進入3G時代以來,能見度最高的殺手應用,但因各區域的數位電視環境不論在法規、成熟度與可用頻譜都有所差異,在規格尚未整合前,商機很難大舉引爆。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行動通訊快速邁入3G的同時,隨著資料傳輸速率的大幅上升,無疑宣告手機的呈現方式將由以往的純語音、目前的靜態多媒體,進展到動態多媒體,進一步帶動相關視訊壓縮規格與半導體元件的需求。這其中以 Mobile DTV(行動數位電視)最受各方業者的關注,並被視為行動通訊進入3G時代以來,能見度最高的殺手應用。

由於各方均覬覦Mobile TV的龐大潛在商機,目前在Mobile DTV的應用領域內共有四種行動數位視訊標準爭相競逐行動視訊的主流規格,這四種規格分別為繼續沿用原先地面數位廣播格式的DMB-T與ISDB-T、將原先的地面數位廣播標準針對移動需求加以補強改良的DVB-H、以及完全針對行動通訊特性量身開發出來的MediaFLO等,各有各的支持業者。

不過就現階段發展態勢觀察,由於各區域的數位電視環境不論在法規、成熟度與可用頻譜均有所差異,故上述四種標準在短期內仍將在不同的國家區域各有其發展空間。其中由DVB-T所延伸出來的DVB-H主要以歐、美為推廣市場;由數位音訊廣播DAB所發展出來的DMB-T則以韓、德、法、英等國為主;而ISDB-T則理所當然以其發源國日本為主;而由QUALCOMM所一手主導的MediaFLO,藉由在2003年美國頻譜拍賣會上贏得700MHz頻譜,初期以美國為主要市場,並有可能藉由CD-MA EV-DO網路,在日、韓等國亦有所獲。

展望未來上述四大標準的態勢消長,由於DVB-H、DMB-T與ISDB- T均為隨著各區域地面數位廣播的發展成熟而帶動的數位電視規格的行動化,故初期的Mobile DTV主要仍以上述三種規格為主;其中DVB-H與DMB-T在未來幾年將為主要行動視訊規格,特別是針對行動視訊開發的DVB-H更具成長潛力;至於 MediaFLO,由於QUAL-COMM一手掌握了該規格的主要智財權,導致規格較為封閉,無法吸引業者投入共襄盛舉,估計2007年方有少量產品出現,至2009年方可見較明顯成長;雖然Qualcomm宣示要將該規格開放成國際標準,但其實際作為與成效仍有待後續觀察。

李冠樺 工研院 IEK/ITIS計畫產業分析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馬堤 的頭像
    馬堤

    馬堤的剪報筆記

    馬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