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電信服務業,尤其是無線通信業服務業,近年來歷經重大整合,使得包括中華電信 (2412-TW)、遠傳電信(4904-TW)、及台灣大哥大(3045-TW)等 3家主要電信業者得以藉此鞏固其市場地位。因此,規模較小的電信業者越來越難以挑戰此三家主要業者的市場主導地位,進而可能在下一波的電信業整合行動中成為被併購的目標。


信評機構中華信用評等公司今 (6)日表示,台灣電信業在2001年 7月時開始加速進行整合;台灣大當時收購了一家區域電信業者—泛亞電信,其後又於2004年收購了另一家區域業者—東信電訊。與此同時,遠傳電信於2004年 4月完成對和信電訊的收購。2004年底,中華電信在台灣無線通信業的營收市占率為 34%,其次為遠傳電信的33%,以及台灣大的31%。

中華信評進一步表示,行動通訊業界的合併有助於三家主要無線通訊業者在較為合理的市場競爭中,維持其領先的市場地位;此可由三家業者在2004年成左煽? 昇客戶基礎的品質,而並沒有使其營收下滑得到證明。普及率的提高使得可進一步開發的客戶群更為有限,因此台灣的電信業者對新用戶的開發興趣已經降低,轉為追求利潤的提昇,以維持其每月平均用戶收入(ARPU)水準。

同時,無線通信業者也強化了客戶保留策略,並將焦點放在提供加值型服務與新技術之上,例如3G與寬頻服務等。各家業者都希望能留住最好的客戶,並結束與取得成本高而使用頻率低之用戶間的關係。

行動通訊業界的合併已形成較為合理的競爭環境,並減緩了業者彼此間的價格競爭壓力,使行動通訊業者得以藉此進一步提昇其原已強勁的營業利益率。不過,因為台灣無線通訊市場的普及率已非常高,標準普爾與中華信評認為台灣行動通訊市場未來2至3年內將僅有個位數的成長率表現。

在固網的語音及數據服務方面,中華電信仍舊為龍頭業者,其在國內市話市場 (LOCAL CALL MARKET)的市占率為98%,在國內長途電話業務的市占率則為87%,國際長途直撥電話業務的市占率為 61%。另外三家新進業者,包括台灣固網公司、新世紀資通、及東森寬頻等,則是自2001年開始提供固網服務。而這些新進業要打入國內住宅固網市場實屬不易,因此已將業務重心轉向更具獲利性的國際長途直撥電話服務與企業類的客戶。因此,中華電信的費率,尤其是國際長途直撥電話服務的費率,乃面臨較強的競爭壓力。

標準普爾與中華信評預計,中華電信的營收與獲利結構中期內將逐漸產生變化,其中來自固網業務的營收貢獻度將逐步下降,但來自行動通訊與數據相關服務的貢獻度則將逐漸提升。此外,雖然有新固網業者的競爭,但預期,中華電信仍可受益於其龐大的客戶基礎,極佳的品牌形象,以及遍及台灣全島直接聯結多數家庭的高品質網路,從而維持其優勢的市場地位。

3G及行動電話號碼可攜服務

在3G方面,2002年,主管機關發出 5張3G執照,獲得執照的業者分別為:中華電信、遠致電信、台哥大、亞太行動寬頻、及威寶電信。亞太行動寬頻於2003年 7 月首先推出台灣第一個3G服務,但該公司至今仍難以達成其用戶數目標。目前市場上的第二代行動通訊業者則對3G的發展較為謹慎,直到2005年7月才推出3G服務。

與歐洲的3G服務前景相較,標準普爾與中華信評對台灣3G前景的擔憂較少,這是因為台灣業者取得3G執照的成本較低,且主要業者的財務狀況向來都能維持穩健所致。不過儘管如此,標準普爾與中華信評也相當明瞭 3G技術的營運風險所在。例如:3G服務的行銷難題依然存在,其它市場的用戶接受程度也未見起色。不過,由於目前3G手機的供給問題已經解決,因此3G網絡的架構應更為可行。3G業務的發展能否成央A將是決定台灣未來電信業競爭態勢的關鍵因素之一。

在行動電話號碼可攜服務方面,繼新加坡及香港分別於2003年及1999年推出行動電話可攜服務後,台灣預定於2005年10月15日推出此項服務。行動電話可攜服務在新加坡及香港推出後第一年的使用結果好壞參半。香港行動通訊業者的用戶流失率,因行動電話可攜服務的推出、三家新業者的投入市場,以及隨之爆發的價格戰,而由3.5%上升至4.5%。新加坡行動通訊業者的流失率則由2%降為1.3%。因此,標準普爾與中華信評認為,行動電話號碼可攜服務應不致成為改變台灣行動通訊市場態勢的趨勢帶動者。

中華信評認為,雖然亞太行動寬頻及威寶電信可能會利用推出行動電話號碼可攜服務的機會來提高其市占率,但預料其對市場造成的衝擊應屬有限,因為無線通訊市場迄今仍舊由中華電信、遠傳電信及台哥大所主導。目前市場上並無任何強烈的誘因,足以促使三家主要無線通訊業者會基於行動電話號碼可攜服務的推出而升高彼此間的競爭情勢;況且,亞太行動寬頻及威寶電信的財務實力仍舊落居三大主要行動通訊業者之後甚多。

評估未來產業方向,標準普爾與中華信評預期,未來數年內,台灣通信業的營收每年僅將有個位數的成長,且成長的來源可能主要為每月平均用戶收入的提高,而非用戶數的增加。另外,寬頻服務的營收增加後,固網語音服務的重要性亦將隨之下降。網路語音電話日益受到重視所產生的威脅性,將使固網服務的營收水準加速下滑。

而相對地,台灣個人電腦的高普及率及寬頻服務收費並不算昂貴等因素,則可能有助於寬頻用戶的成長。不過,在3G廣被接受之前,無線數據服務對每月平均用戶收入的貢獻不太可能提高。

預計台灣三大主要電信業者的營運現金流量將可維持在較高的水準,且應足以支應其架構3G網路所需的資本支出。若業者希望能維持較高的股東權益報酬率,則其是否具備控制行銷成本及資本支出的能力即屬非常重要。預計台灣主要的電信業者將可維持較低的財務槓桿比率,且信用比率將可維持在健全的水準。

中華電信、遠傳電信及台灣大穩固的市場地位,意味小型業者將在產生足夠其擴大業務所需之現金流量、提升用戶數、及提高市占率等方面遭遇阻力,因此此類業者可能在下一波電信業合併行動中成為被合併的對象。

鉅亨網記者查淑妝 2005-09-0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