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電信主管的獨家分析:4G新玩家 鴻海勝算最大 圖片來源:黃明堂

4G寬頻大戰,將改寫台灣兩千三百多萬人的生活樣貌,更是台灣提升科技國力的關鍵之役。電子龍頭郭台銘、食品鉅子魏應交、金融大亨蔡明忠、百貨大王徐旭東、電信老大李炎松和化纖富翁吳東昇,加上亞太電信背後股東黃茂雄,橫跨數十種產業、總市值逼近五兆台幣的台灣七雄,他們要競標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發出的4G執照。誰的贏面最大?

4G的競爭,比2G時代競爭門檻高太多了。不只是投資金額飆高,更重要的是,競爭的本質變成服務、通路、行銷。

你說這場戰爭,新玩家誰最有可能勝出?

先談競標的本質。第一步,頻譜競標,就像房地產行業買地,買地買得好不好,決定很多事情。買在信義區和萬華就不同。頻譜就是地段,是各家電信公司很重要的資產,地買在哪裡,決定優勢。

電信三雄仍佔優勢

接著要看怎麼蓋房子。從頻譜到網路建設,就是買地到蓋房子的過程。買地買得好、房子蓋得好,價值就高。

第三,是能賣得多快,一年賣得出幾戶? 你4G用戶第一年能拉到幾十萬?電信三雄不管在第一、第二或第三點上,都比新進者有能力,會買的人就是那些。

有些新進者可能想「炒地」(轉賣頻譜套利),有些可能想「蓋鐵皮屋」。但是,想蓋鐵皮屋的要小心,4G用戶對網路的忍受度卻非常低,沒辦法價格破壞。

郭台銘的鴻海、吳東昇新纖旗下的新建、魏應交的台灣之星,比較之下,很明顯,鴻海遙遙領先。

鴻海資本雄厚、主帥親征贏面大

先說資本。鴻海有錢,投入4G對他來說,幾百億是掏得出來的。台灣之星靠康師傅,一包泡麵一分錢,現在要投入幾百億很難。更何況食品業必須持續投資中國,中國競爭那麼激烈,他要跟可口可樂打耶!投入台灣電信業是愚蠢的決定。

而且,鴻海是主帥親征。其他人從來沒有創辦新事業的訓練,很難有大有為的決策。金主對這個產業也不夠了解,沒辦法作決策。

郭台銘有權、有錢。他發號施令,而且他不是全然不懂。今天要在4G成功有兩種可能,第一種是主事者有資金和資源,自己跳下去做。第二種是老闆完全信任、支持底下的人。

不了解這個產業的新進者,靠的電信專才都是原來電信三雄的失意者,肯定只是吹捧老闆,這是必須小心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