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張瑪莉(KPMG中國支付方案合夥人)

台灣正準備發展網路第三方支付市場,近期並開放網路儲值帳戶業務。我的建議是,若要做大第三方支付市場,業者最好能請到具金融經驗的人才,且要能掌控資金流向,才能保障消費者權益。

若以大陸第三方支付的發展經驗來看,大陸政府要求第三方支付業者,須達到四項標準

一、資金要達到一定門檻。大陸在管控第三方支付市場前,曾有些小公司冒出來承做第三方業務,結果他們收了客戶錢後一個月後就倒閉。因此,規模太小、資金不足的業者,不宜做第三方支付業務。

二、第三方支付業者收受資金的一定趴數要提存準備,不能動用。

三、大陸要求,第三方公司的營運管理層須有金融業三年服務經驗,因為第三方支付處理的是「金流」。

四、大陸要求,第三方支付公司也要比照銀行,須落實「反洗錢及KYC(認識你的客戶)」等機制

大陸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已高達330家,台灣的第三方支付市場不可能像大陸發展這麼大,因為畢竟兩岸人口差距很大。我認為,台灣的第三方支付家數不必太多,像新加坡僅2家,香港的第三方公司也沒有太多。

大陸政府2006年起開始管控第三方支付業者,因為像淘寶網一年營運的金額太大,沒辦法不去管控。外界常說,大陸第三方支付的詐騙金額很大;其實相關網路詐騙事件不多,金額也不高,大陸第三方支付的電子平台安全性其實已相當不錯。

大陸最大的第三方業者是支付寶,支付寶已不止做網路儲值,他們已在不同省分申請牌照,開始提供「貸款」給客戶,甚至跨足到銷售基金及保險市場,聽說下個月還要推出信用卡相關產品。

我覺得,支付寶想從一個網路公司慢慢變成金融機構,但他們會是一個「純網路銀行」,即沒實體的分行。由於支付寶的生意愈做愈大,其實已威脅到大陸的金融業者。

據我了解,大陸的四大銀行(中國、農業、工商、建設)也開始擔心「支付寶下一步要做什麼」,因為支付寶的成功,就在於他們有用戶、有交易量,連銀行不想做的客戶他們都願意做。

(本文由張瑪莉口述,記者孫中英整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