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動腦雜誌 作者 :
Brain.com記者 鄭雅菁
(2011-09-14)社群行銷就是成立粉絲團、拉攏粉絲按「讚」嗎?臉書按「讚」的風潮背後,有什麼樣的行銷意義?行銷人如何利用臉書工具,大打品牌的社群網戰?
(Brain.com2011-09-14)最近兩年社群網站上的品牌粉絲團,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每一個品牌的目標都希望能號召百萬粉絲。「如何號召粉 絲」,頓時成了成了社群行銷的必備課題,有的企業乾脆委外請代理商經營。AppWorks創投創辦人林之晨,卻直接了當的反問品牌經理人,「品牌粉絲團讚 又怎樣」?
2009年的夏天,台灣網路正在經歷一場「偷菜革命」,轉開電視新聞,不時會聽到有夫妻鬧失和,只因為另一半跑到他的虛擬菜園偷菜。2004年 Facebook剛創辦,在台灣地區使用者不多,直到2009年靠著遊戲程式,一炮而紅。2011年全球活躍Facebook的用戶約有7.5億人,而台 灣有72%的使用者每天都要上臉書,其中53%的人一天要上兩次。品牌該如何面對Facebook帶來的社群媒體變革?社群行銷該怎麼做?臉書粉絲團的關 鍵績效指標(KPI)又是什麼?
2011年9月8日在動腦小劇場,由台灣廣告主協會主辦、《動腦》雜誌協辦的「給品牌一個讚」座談會,邀請到AppWorks創投創辦人林之晨(Mr. Jamie)和Facebook台灣廣告總代理邱繼弘,檢測品牌的社群行銷策略。品牌忙著成立粉絲團搶「讚」,到底粉絲說「讚」,對品牌有沒有行銷效益?
百萬粉絲團真能賺進百萬?
品牌成立臉書粉絲團,到底為了什麼?社群行銷的效益衡量,是來自網站的粉絲數?還是品牌曝光度?林之晨反問在場的品牌經理人,消費者給了品牌「讚」又如何?粉絲數如果不能轉化成實質的行銷效益,那就算粉絲團破百萬又如何?
林之晨舉了7-ELEVEn的7-NET購物網例子,說明社群行銷也應該達到實質的行銷效益。7-ELEVEn近幾年來,面臨實體店面的市場飽和,消費者 走在街上五步一間便利店、三步一間7-ELEVEn,光靠展店策略已經無法拉高業績,必須擴大網路市場的虛擬店鋪,讓電子商務帶來另一波成長。因此,7- NET的誕生無疑是業績大幅成長的關鍵。只是網站上線,該如何拉抬人氣,引進流量,來提高業績?
7-NET一上線,便從7-ELEVEn臉書粉絲團,引來大量網站流量,而且這些網友都是品牌的忠實顧客,完全切合7-NET網站目標族群。另外,經營粉 絲團的成本又低,一年為7-ELEVEn省下至少5000萬的網路廣告成本。粉絲團的經營,不該只是為了衝高人氣,應該積極思考,如何利用社群效益達到行 銷目的、拉高銷售業績。
用消費者的朋友綁架他們
林之晨還提到,社群媒體對品牌帶來的行銷革命,並不是在網路科技的進步,而是在社交關係的建立。Web3.0時代,社群網路上每一個社交往來,都採實名制。品牌該如何面對發生在虛擬世界裡的實際人際?
對品牌而言,社群網站「讚」的意義,在於擴散「讚」的效益。每一個「讚」都是一個背書,在社群網站的龐大社交鏈上,一個網友影響一個網友,透過親朋好友的口碑肯定,強化品牌訊息。朋友們喜歡什麼品牌?什麼訊息是他感興趣的?社群藉由同儕影響力,讓品牌訊息更具說服力。
另外,林之晨特別強調,社群媒體的「篩選」功能。面對資訊爆炸的網路,網友們開始用社群媒體上的好友們,替自己篩選想要的資訊。像是Tech Meme網站就是利用社群媒體的人際鏈結,替每一個使用者,篩選出友人們每日關注的科技新聞,使用者在網站上所接收的資訊,通通都是經由朋友「讚」過、肯 定過的有價值訊息。
曝光已死!品牌擁抱表達
過去品牌的行銷目的是追求「曝光」(impression),不管是廣告投放,還是活動宣傳,都講求接觸到最大範圍、最準確的消費者族群。然而曝光這一 套,卻早已不適用社群行銷。林之晨鼓勵品牌「給予消費者主動發表」(expression)的機會。社群媒體上的每個消費者,都有權力自由表達意見,而品 牌該做的事情,是疏通他們表達的管道,而不再只是單方面傳遞訊息,或是想要抑制任何品牌不樂見的訊息。
社群媒體 新廣告工具
Facebook台灣廣告總代理執行長邱繼弘,介紹品牌可利用的4種臉書廣告工具:
1. 頁面(Page):品牌專屬頁面,和消費者建立社交關係。
2. 廣告(ADS):臉書首頁右列廣告欄位,品牌可設定行銷目標族群(TA),有效益播放廣告。
3. 應用程式(Platform):外掛在臉書的應用程式,透過和消費者的互動達到,宣傳效果。
4. 打卡功能(Location-Based Service):結合行動媒體,替品牌「適地化」行銷加值。
誰來經營社群媒體?
廣告主協會秘書長王彩雲提到,許多品牌會委託代理商經營粉絲團,究竟成效好嗎?林之晨表示,經營品牌社群的人,應該是品牌的代表人物,真正能夠「呼吸」品 牌的人。像是Lady Gaga、歐巴馬,他們的社群經營,從來不假手他人。因此,品牌不該再以「廣告委外」的模式經營社群,而應該將社群視為一個「交朋友的媒體」,把握每一次 和社群粉絲的互動,由品牌親自和消費者交朋友。
邱繼弘則指出,有人天生擅於交朋友、建立社交關係,建議企業在選擇粉絲團管理者時,不妨觀察一下他們的臉書朋友數,以及他在社群網站上的社交行為,適不合適合替品牌操刀經營社群媒體。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www.brain.com.tw/upload/News/Image/News/2011/09/110914_08.gif&width=400&height=286)
▲左起AppWorks創投創辦人林之晨、廣告主協會秘書長王彩雲、廣告主協會理事長王正明,和Facebook廣告台灣區代理執行長邱繼弘。(洪效凡/攝)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www.brain.com.tw/upload/News/Image/News/2011/09/110914_06.gif)
▲林之晨反問品牌經理人,「品牌粉絲團讚又怎樣」?(洪效凡/攝)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www.brain.com.tw/upload/News/Image/News/2011/09/110914_07.gif)
▲Facebook廣告台灣區代理執行長邱繼弘,介紹社群網站廣告新工具。(洪效凡/攝)
(2011-09-14)社群行銷就是成立粉絲團、拉攏粉絲按「讚」嗎?臉書按「讚」的風潮背後,有什麼樣的行銷意義?行銷人如何利用臉書工具,大打品牌的社群網戰?
(Brain.com2011-09-14)最近兩年社群網站上的品牌粉絲團,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每一個品牌的目標都希望能號召百萬粉絲。「如何號召粉 絲」,頓時成了成了社群行銷的必備課題,有的企業乾脆委外請代理商經營。AppWorks創投創辦人林之晨,卻直接了當的反問品牌經理人,「品牌粉絲團讚 又怎樣」?
2009年的夏天,台灣網路正在經歷一場「偷菜革命」,轉開電視新聞,不時會聽到有夫妻鬧失和,只因為另一半跑到他的虛擬菜園偷菜。2004年 Facebook剛創辦,在台灣地區使用者不多,直到2009年靠著遊戲程式,一炮而紅。2011年全球活躍Facebook的用戶約有7.5億人,而台 灣有72%的使用者每天都要上臉書,其中53%的人一天要上兩次。品牌該如何面對Facebook帶來的社群媒體變革?社群行銷該怎麼做?臉書粉絲團的關 鍵績效指標(KPI)又是什麼?
2011年9月8日在動腦小劇場,由台灣廣告主協會主辦、《動腦》雜誌協辦的「給品牌一個讚」座談會,邀請到AppWorks創投創辦人林之晨(Mr. Jamie)和Facebook台灣廣告總代理邱繼弘,檢測品牌的社群行銷策略。品牌忙著成立粉絲團搶「讚」,到底粉絲說「讚」,對品牌有沒有行銷效益?
百萬粉絲團真能賺進百萬?
品牌成立臉書粉絲團,到底為了什麼?社群行銷的效益衡量,是來自網站的粉絲數?還是品牌曝光度?林之晨反問在場的品牌經理人,消費者給了品牌「讚」又如何?粉絲數如果不能轉化成實質的行銷效益,那就算粉絲團破百萬又如何?
林之晨舉了7-ELEVEn的7-NET購物網例子,說明社群行銷也應該達到實質的行銷效益。7-ELEVEn近幾年來,面臨實體店面的市場飽和,消費者 走在街上五步一間便利店、三步一間7-ELEVEn,光靠展店策略已經無法拉高業績,必須擴大網路市場的虛擬店鋪,讓電子商務帶來另一波成長。因此,7- NET的誕生無疑是業績大幅成長的關鍵。只是網站上線,該如何拉抬人氣,引進流量,來提高業績?
7-NET一上線,便從7-ELEVEn臉書粉絲團,引來大量網站流量,而且這些網友都是品牌的忠實顧客,完全切合7-NET網站目標族群。另外,經營粉 絲團的成本又低,一年為7-ELEVEn省下至少5000萬的網路廣告成本。粉絲團的經營,不該只是為了衝高人氣,應該積極思考,如何利用社群效益達到行 銷目的、拉高銷售業績。
用消費者的朋友綁架他們
林之晨還提到,社群媒體對品牌帶來的行銷革命,並不是在網路科技的進步,而是在社交關係的建立。Web3.0時代,社群網路上每一個社交往來,都採實名制。品牌該如何面對發生在虛擬世界裡的實際人際?
對品牌而言,社群網站「讚」的意義,在於擴散「讚」的效益。每一個「讚」都是一個背書,在社群網站的龐大社交鏈上,一個網友影響一個網友,透過親朋好友的口碑肯定,強化品牌訊息。朋友們喜歡什麼品牌?什麼訊息是他感興趣的?社群藉由同儕影響力,讓品牌訊息更具說服力。
另外,林之晨特別強調,社群媒體的「篩選」功能。面對資訊爆炸的網路,網友們開始用社群媒體上的好友們,替自己篩選想要的資訊。像是Tech Meme網站就是利用社群媒體的人際鏈結,替每一個使用者,篩選出友人們每日關注的科技新聞,使用者在網站上所接收的資訊,通通都是經由朋友「讚」過、肯 定過的有價值訊息。
曝光已死!品牌擁抱表達
過去品牌的行銷目的是追求「曝光」(impression),不管是廣告投放,還是活動宣傳,都講求接觸到最大範圍、最準確的消費者族群。然而曝光這一 套,卻早已不適用社群行銷。林之晨鼓勵品牌「給予消費者主動發表」(expression)的機會。社群媒體上的每個消費者,都有權力自由表達意見,而品 牌該做的事情,是疏通他們表達的管道,而不再只是單方面傳遞訊息,或是想要抑制任何品牌不樂見的訊息。
社群媒體 新廣告工具
Facebook台灣廣告總代理執行長邱繼弘,介紹品牌可利用的4種臉書廣告工具:
1. 頁面(Page):品牌專屬頁面,和消費者建立社交關係。
2. 廣告(ADS):臉書首頁右列廣告欄位,品牌可設定行銷目標族群(TA),有效益播放廣告。
3. 應用程式(Platform):外掛在臉書的應用程式,透過和消費者的互動達到,宣傳效果。
4. 打卡功能(Location-Based Service):結合行動媒體,替品牌「適地化」行銷加值。
誰來經營社群媒體?
廣告主協會秘書長王彩雲提到,許多品牌會委託代理商經營粉絲團,究竟成效好嗎?林之晨表示,經營品牌社群的人,應該是品牌的代表人物,真正能夠「呼吸」品 牌的人。像是Lady Gaga、歐巴馬,他們的社群經營,從來不假手他人。因此,品牌不該再以「廣告委外」的模式經營社群,而應該將社群視為一個「交朋友的媒體」,把握每一次 和社群粉絲的互動,由品牌親自和消費者交朋友。
邱繼弘則指出,有人天生擅於交朋友、建立社交關係,建議企業在選擇粉絲團管理者時,不妨觀察一下他們的臉書朋友數,以及他在社群網站上的社交行為,適不合適合替品牌操刀經營社群媒體。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www.brain.com.tw/upload/News/Image/News/2011/09/110914_08.gif&width=400&height=286)
▲左起AppWorks創投創辦人林之晨、廣告主協會秘書長王彩雲、廣告主協會理事長王正明,和Facebook廣告台灣區代理執行長邱繼弘。(洪效凡/攝)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www.brain.com.tw/upload/News/Image/News/2011/09/110914_06.gif)
▲林之晨反問品牌經理人,「品牌粉絲團讚又怎樣」?(洪效凡/攝)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www.brain.com.tw/upload/News/Image/News/2011/09/110914_07.gif)
▲Facebook廣告台灣區代理執行長邱繼弘,介紹社群網站廣告新工具。(洪效凡/攝)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