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itime 記者 莊衍松

 

智慧電表是台灣目前極積切入的新興ICT應用領域。台電指出,目前1具高壓智慧電表要價新台幣4萬餘元,台電2012年前將採購2.3萬具,2015年以前則可能要採購100萬具低壓電表,但希望成本能控制在5,000元以內。台電總經理李漢申表示,台廠如果能將智慧電表的成本進一步壓低,將有利海外市場的開拓。

 

對台廠而言,智慧電表如果只以台灣為市場,將難以生存。不過在政策的支持下,台電表示願意提供業者作智慧電表以及建構智慧電網(Smart Grid)的試驗平台。台電總經理李漢申指出,智慧電網現在仍只是個概念,其中確實有很多產業機會和各種合作模式。不過智慧電表的優勢已確立,台電也獲得政府支持,以16.9億元先100%完成1.14萬伏特高壓用戶的更換作業。

 

李漢申表示,台電目前已在台中設置高壓智慧電表資料中心(Data Center)。未來低壓智慧電表也陸續布建後,亦有可能再新建資料中心。李漢申強調,台電的角色是提供用戶穩定的電力,未來在智慧電網概念下,台電提供平台給網通、半導體、資訊和電表製造商進行量測與建立標準。至於家用的電力使用顯示器(In home display;IHD),台電也不會介入,留待業者自行開發,創造商機。

 

此外關於民營固網業者高度期待的電力線通訊技術(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PLC),李漢申指出,台電確實有做過評估,但PLC的專利都掌握在外國廠商手上,而且訊號互相干擾的情況在技術上還無法 解決,再加上台灣的法令並未開放台電從事PLC業務,因此目前台電沒有切入PLC的時間表。

 

根據台電的規畫,台灣低壓用戶有1,200萬戶,目前選定2011年至2012年在大台北新裝9,500具智慧電表,澎湖500具智慧電表,費用由台電吸收。在經過效益分析後,如果有擴大推動的必要,2013年起至2015年將裝設100萬具智慧電表。2015年以後以500萬戶低壓電表為目標。

 

李漢申表示,台電推動智慧電表和再生能源沒有明確的關係,目前台灣的再生能源電力供給有限,再生能源發多少電,台電就買多少。不過就算未來智慧電網建置完成,台電也無法保證遇到尖鋒負載時,成本較貴或排碳較高的天然氣或燃煤佔電力的結構有效降低。不過台電將盡可能提高低碳電力的比例。

 

【載自DIGITIM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