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LTE發展日益成熟,外界開始將WiMAX視為夕陽產業,認為它很快將被前者取代。但至少在台灣,WiMAX的命運可能沒有那麼糟。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委員謝進男今(6)日表示,「在台灣的LTE上路前,WiMAX還有7年可以走。」他表示LTE至少要先花3年回收頻
譜(700MHz),之後發照要花2年,業者開始佈建到開台也要2年,到時候已經是2017年了。而WiMAX業者在這段時間,應該足以回收成本,並準備
進展到下一階段。
謝進男表示,相較於其他有意佈署LTE的業者,台灣6家WiMAX等於先拿到進入4G的門票,因為後者現在手上的是「技術中立」的WBA(無線寬頻
接取)執照,並未限制只能使用WiMAX技術。約3年後可初步回收成本,第4或第5年就可開始考慮轉換技術到TD-LTE或WiMAX
802.16m,並逐步進行系統轉換,待第6年WBA換照後就可以直接上路,至少可比新發照的LTE業者領先一年。
WBA執照的技術中立特性,的確幫WiMAX業者轉換技術留了後路。NCC委員李大嵩表示,WiMAX業者只要提交營運計畫變更申請,並符合當初發照時的基本規範,如頻譜效率、行動連接能力等,在不影響既有用戶權益下,NCC都不會對業者作限制。
他並指出,除了威達跟大眾在申請執照時有承諾優先採用WiMAX技術,可能需要稍做釐清外,威邁思、全球一動、大同、遠傳都是完全技術中立,要轉換
到WiMAX下一代更高速的802.16m標準,或是利用WiMAX現有的TD頻譜來做TD-LTE,都是可行的方向。「不過,現在還沒有WiMAX業者
正式提出要轉移技術的申請,」李大嵩說。
WiMAX業者知道技術轉換是一定要走的方向,但何時、要採用何種技術,現階段都還無法決定。全球一動董事長何薇玲表示,「4G是大勢所趨,未來所
有技術都會向4G對焦,但還不用先挑技術。」她認為要跟著世界的腳步走,觀望4G未來整合情況再決定,並沒有轉換的時間表。「太早選邊站,業者與電子業都
要付出早期投資的風險,」何薇玲說。
她並表示,全球一動的基地台都有預留升級空間,只要更換、加裝機板或更新軟體,就能轉換到下一代技術,不用重新佈建基地台。
雖然WiMAX業者的執照與設備都預留了升級的可能性,但更大的問題可能是要如何同步轉換既有使用者手中的終端裝置,讓它們可以支援新的技術,避免轉換期間出現服務空窗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