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2006)年11月29日發佈停刊消息的民生報,在一年後的今天,由老員工自組團隊,宣佈將在入口網站Yam天空上「復刊」。
Yam天空將在其新聞專區增設「民生@報」頻道,由自願加入該頻道的37名前民生報記者以自由供稿作家的形式上傳新聞或專題,由已退休的民生報前副總編輯李師鄭出任總編輯,並設置五名召集人,負責維運民生@報及新聞編輯方向,新聞內容將分為生活、消費、體育、藝文、娛樂與副刊等類別,在民生報主跑體育超過 20年、目前擔任民生@報體育召集人的王麗珠說:「從停刊那一天起,我就知道有一天一定可以復刊。」
由於網路媒體的興起、整體廣告市場衰退,以及來自蘋果日報等的競爭或本身經營不善等因素,近年來國內報業停刊消息不斷。從較早的自立晚報、勁報、大成報、中時晚報,到去年的台灣日報、中央日報以及民生報等,都陸續停刊關門。其中,做為國內第一份報導體育消息的民生報在去年宣佈熄燈時,更讓許多體育迷扼腕。
民生報在Yam天空復刊,背後還有一段故事。
前民生報記者、現任Yam天空新聞部總編輯吳光中表示,十月底有三位前民生報記者在聚餐時曾突發奇想,想要在民生報停刊一週年時做一份八開大的小型報,並取名為「民生復活報」,在邀集昔日戰友時,發現大家反應熱烈,再加上剛好吳光中在Yam天空工作,原本出版紙本報紙「讓民生報再活一天」的想法,轉變成在Yam天空成立專屬部落格,後來計劃被本打算辦網路報的Yam天空執行長陳銘堯得知後,演變成由Yam天空出資成立專屬新聞頻道「民生@報」,「讓一日報變成了網路報,」吳光中說。
民生@報從概念發想到正式成軍還不到一個月,就已有37位記者加入,李師鄭表示,還在陸續和老同事聯繫中,未來會有更多資深記者歸隊。
經營民生@報,讓Yam天空由入口網站的角色搖身一變,也成了內容提供者,著眼點在於創造更多與其他入口網站的差異。
「國內可以買到的新聞內容就那幾家,使用者能看到的東西大同小異,」陳銘堯解釋之所以花錢維運民生@報,在於使用者已經很習慣在網路上看新聞,但新聞的來源卻十分有限,「使用者對於好的體育、消費與藝文新聞充滿興趣,但我們可以買到的相關內容卻太少,民生報多年來培育了很多記者,正好可以補上這個缺口,」他說。
不過國內網路綜合報紙在明日報關門的前車之鑑下,Yam天空的舉措也難免讓人懷疑是否又會變成另一個錢燒光了就收掉的案例。
對此,陳銘堯表示,明日報時期的網路生態早就不可同日而語,他認為,在使用者閱讀新聞的主要管道已經是網路的今日,民生@報很有理由會成功;此外,由於民生@報是參考韓國公民新聞平台Oh My News的型式運作,僅由核心的少數專職編輯團隊處理新聞,會給付記者稿費但非全職聘用,也有助於壓低經營成本。
雖然借用公民新聞平台的營運模式,但陳銘堯表示,為了確保新聞品質,初期仍僅限前民生報記者供稿,但未來不排除招募專職記者或轉型為公民新聞平台等方向等擴大發展。
雅虎奇摩:豐富新聞內容只是基本功
對於Yam天空開始生產專屬新聞內容以增強內容豐富性,入口網站龍頭雅虎奇摩則認為,新聞內容的多樣性只是入口網站新聞服務的基本功。
雅虎奇摩媒體服務事業部總監邱瀅憓透過公關表示,除了新聞內容的豐富性,在Web 2.0時代,社群力量更重要。她認為,雅虎奇摩在資訊傳遞之外,對於使用者在閱讀新聞過程中能否表達心情、推薦新聞等社群互動性亦相當重視,「雅虎奇摩新聞頻道不只有新聞資訊,而是參與式的媒體,」她說。
記者馬培治/台北報導 2007/11/29 20:08:02
- Nov 29 Thu 2007 13:54
民生報熄燈一年 在Yam天空重出江湖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