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路透舊金山電---很多人都沒見到谷歌(google)有關要深挖所有人腦海中隱秘想法的聲明,因為它實際上並不存在。

這個網路搜索巨頭已經將新廣告模式從線上視頻延展到了廣播和電視,並創造出新的網路服務,其觸角範圍已經成為與日俱增的偏執妄想者關注焦點。

事實上,每天都有數以百萬計的人透過簡單的網路搜索,讓谷歌了解到他們的想法,使其獲得了消費者行為的大量信息,並利用這些信息大賣廣告賺錢。

由於人們上網的時間越來越長,並意識到谷歌搜集的個人習性信息數量巨大,透過網路搜索就會洩露個人信息的擔憂日漸增加。但谷歌搜索已經成為無法更改的事實,因此有人建議,我們的隱私觀念也應與時俱進。

用戶意識到,當自己在幾天、幾個月甚至幾年之內的搜索習慣被公諸於眾時,他們的習性已經變得可以預測了。而谷歌正式透過用戶習性的數字記錄,讓用戶得到前所未有的審視自身思維的機會。

**並非特例**

但事實上,自從100多年前照相和新聞電子傳遞技術誕生之後,每次技術快速革新都伴隨著隱私恐慌和不可避免的心理不適,直到社會適應和理解力進化至新時期才有所緩解。

「這樣的事情並非谷歌獨有,但我們已經開始關注這個問題,而做為全球領先的企業,我們理所應當扮演這樣的角色,」谷歌隱私顧問弗萊希爾(Peter Fleischer)說。

谷歌實際上也已經採取了行動,他們與各國政府協調相關立法,還與全球企業制定基本隱私規則。另外他們還同意縮短限制其私人數據存儲時限,盡管對手們都沒有設定類似的時限。(完)

--翻譯 姚旭;審校 張敏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馬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